戈壁追風 克拉瑪依算力 新疆轉型新能源經濟風光無限

算力新城戈壁追風新疆向綠向新經濟風光無限。(大陸央視)

算力新城戈壁追風新疆向綠向新經濟風光無限。(大陸央視)

算力新城戈壁追風新疆向綠向新經濟風光無限。(大陸央視)

算力新城戈壁追風新疆向綠向新經濟風光無限。(大陸央視)

大陸央視報導,新疆是中國大陸最豐富的新能源資源富集地區,其中風能儲量佔到全大陸約五分之一。探求當地經濟轉型之道,這些資源如何轉化爲經濟發展優勢。

傍晚時分,哈密市大河鎮體育中心隨處可見天南海北年輕人。大河鎮是哈密市以農牧業爲主的偏遠鄉鎮。過去別說體育館,全鎮都冷冷清清。

哈密市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大河鎮黨委書記崔磊說,大河鎮80%以上是老人,在增收致富上,比較發愁。

對於哈密來說,大河鎮煩惱不是個例,如何能擺脫單一產業結構,更好激發經濟發展活力?一次次深入調研讓他們發現,身邊習以爲常的風、光資源恰恰是破解之道。新疆9大風區中哈密就佔到3個,而一年中8級以上大風天氣就超過200天。

哈密市工信局副局長竇仁才指出,在風電裝備製造上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

2012年開始,哈密加快佈局風電產業。先後引入14家規模以上風電企業,建設3個風電產業園,構建起新疆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全風電裝備製造基地。這個旋轉風機上,2014年關鍵零組件生產本地化率60%,今年可望突破90%。

去年,又一大型風電裝備製造產業園在大河鎮拔地而起。同時而來有2000多名各地員工。鎮子上不同省分外地車牌、不同口味餐館隨處可見,當地人收入也多了起來。

如今,新疆風電產業實現規模化全鏈條發展,風電機組產量居大陸全國第一;利用太陽能發出綠電制氫,新疆建成大陸最大太陽能綠氫示範項目,生產綠氫已逾1萬3000噸;工業矽、多晶矽產量居大陸第一,新疆已成爲全球規模最大的太陽能矽基新材料生產基地。

報導稱,不只向綠,新疆產業還加快向新轉型。從「石油之城」到「算力新城」,克拉瑪依這座因石油而生的城市,如今正憑藉算力,煥發出新活力。

近日,人工智慧應用大賽正在克拉瑪依舉行。一座西北油城,如何吸引無人機、AI辦公軟體等近500個項目到這裡。大顯上海盼盼機器人有限公司銷售總監李巖表示,看中的是克拉瑪依獨有的算力優勢。就在比賽這幾天,李巖一行馬不停蹄展開調研,準備不久後把公司從上海搬到克拉瑪依。

新基礎設施催生新產業在克拉瑪依聚集。不久前,一個嶄新未來產業園,在這裡建成投用。

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科學技術局局長楊磊說,不到一個月時間,住進30多家企業,其中光算力和AI這類企業,就有18家。

如今,克拉瑪依已建成六大數據中心,算力總規模超過1.7萬P,其中,80%算力服務華東地區。同時,這裡還成爲全大陸單體規模最大的影視動漫渲染基地。

包括新能源、算力在內,代表新質生產力的新興產業發展全面起勢,大陸首條一次成型的超薄柔性電子玻璃生產線投用;世界最大單體20噸海綿鈦鈦坨成功生產。2024年新疆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比增速超過20%,產業向綠向新,不斷夯實新疆高品質發展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