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油城”打造“算力新城” 上市公司掘金克拉瑪依

中國移動克拉瑪依智算中心。 餘勝良/攝

證券時報記者 餘勝良

數據線整齊排列,GPU(圖形處理器)嗡嗡作響,晝夜不息,來自我國東部地區的信息通過光纖經過數千公里,在這裡加工處理,再傳回東部。

這裡是新疆克拉瑪依雲計算產業園,去年年底算力規模達到1.7萬P(1P≈每秒千萬億次浮點運算),成爲西部崛起的算力新城,也是新疆唯一算力超萬P的雲計算產業園。

克拉瑪依不在國家建設的算力骨幹節點上,遠離消費市場,爲何能成爲新疆算力“領頭羊”?

新疆克融雲算數字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克融雲算”)副總經理覃思維的解答是,公司在和時間賽跑,而克拉瑪依一直在推動信息現代化業務,當地政府對相關業務熟悉,雙方交流沒有障礙,容易對接。

和克融雲算一起,去年有8家公司在克拉瑪依投資興建的算力中心落地。克拉瑪依市工信局副局長白璐表示,去年是克拉瑪依市算力發展元年,實現爆發式增長,今年定下的目標是10萬P,這背後是克拉瑪依從油田信息化就已開始積累的先發優勢。

從雲計算到算力業務,多家上市公司掘金其中,爲克拉瑪依“投票”。

雲計算產業園

克拉瑪依位於準噶爾盆地靠西中間位置,降雨量較少,夏天氣候炎熱,冬天嚴寒,自然條件不佳,發現石油後,這裡慢慢崛起一座新城,城市從戈壁灘上建起。

克拉瑪依一直在尋找石油之外的產業,因此建起了農業園區,還希望發展造紙產業,但造紙產業耗費水資源且有污染,最終放棄。尋尋覓覓,政府找到信息產業。

2008年,當地正式啓動數字城市建設,並建成國內第一個投用的“數字油田”,積累了信息數字化經驗和基礎。2008年政府委託IBM做了城市信息發展規劃,2010年規劃通過。2010年地方政府將信息產業列爲重點發展產業,上線雲計算產業園,華爲企業雲最早在克拉瑪依落戶,雙方探索合作模式。華爲後來將其模式向內地省份複製,成爲政企雲發端。

早在2014年,中國移動的克拉瑪依數據中心就落地了。該數據中心工作人員何靜介紹,之前主要是雲計算,去年新上了智算中心項目,機房使用者主要有政府部門和淘寶等公司,還出租給影視渲染公司,公司自建柴油發電機提供安全保障。

據瞭解,因爲全國範圍內算力提升,目前渲染業務價格大幅下降,利潤空間有限。渲染業務有一個特點,出於保密要求,影視公司會將業務拆分成若干份派發給不同公司,因此單個公司很難佔有太大份額。

現在園區已佈局完成華爲雲服務數據中心、中國石油數據中心(克拉瑪依)、自治區重要信息系統異地災難備份中心等六大數據中心集羣。目前正在從通用算力和存儲等服務,向人工智能和高性能算力服務邁進。

截至2024年年底,共有180餘家企業(項目)落戶園區。園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產值由2021年的5.98億元,增長到2024年的9.3億元,年平均增長率超過10%。“十四五”以來,克拉瑪依雲計算產業園區新註冊企業(項目)70餘家,招商引資到位資金68.79億元。

明星項目

克融雲算是克拉瑪依雲計算產業園當年建設投產的明星項目,位於新疆克拉瑪依市政府西南方向,行程需8.8公里,在絲路新雲綠色算力中心內。

克融雲算目前有3層機房,每層建築面積3240平方米。走進一樓,克融雲算的設備被櫃子包了起來,櫃子上有液晶屏實時顯示能耗等信息,廠房佈置有序,過道寬敞整潔。目前一樓已滿負荷運行,二樓絕大多數也已使用,三樓出租給其他企業。

克融雲算的股東爲奧瑞德(600666)。奧瑞德直接持有克融雲算0.50%的股權,間接持有39.80%的股權,克拉瑪依雲投間接持有59.70%的股權。

克融雲智算中心一期由16個模塊、160個35千瓦高功率機櫃組成,每個機櫃可安裝7臺服務器。包括2000臺GPU服務器的推理集羣,FP16稠密算力規模可達5000P。

克融雲算機房沒有使用空調製冷,而是採用了新風直接蒸發模式。外界空氣經窗戶濾網一次過濾,再經空氣淨化加溼區粉塵過濾,高效過濾後,吸收機櫃服務器熱量進入熱通道,最後由抽風機抽離機房發揮高效製冷作用。該項技術電能利用效率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在運行穩定性保障方面,一期項目採用“雙迴路供電+大容量不間斷電源UPS供電”模式,即使在雙電網全部停電的情況下,仍能保證服務器滿載情況下以最大功率運行20分鐘。

克融雲算2025年向奧瑞德提供專屬計算集羣,奧瑞德負責集羣運營,並向客戶提供算力綜合服務,相當於奧瑞德負責對外銷售。

當地政府人員表示,政府之所以會在克融雲算項目介入投資,是希望給企業信心,打消投資企業的顧慮,也是希望能發揮集合優勢,帶動園區快速發展。此後,政府將不再進行股權投資,但會以提供廠房租賃等方式提供支持。當地政府希望吸引企業入駐,而不是自建,企業會解決訂單問題,不會導致產能閒置浪費。

去年克拉瑪依算力大幅增長,和克融雲算密切相關。另外一個貢獻頗大的是克拉瑪依碳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碳和科技”),2024年年底,該公司完成3600P算力建設。

碳和科技整體佈局很有科技感,從空中看是一個圓環。碳和科技總經理王濤介紹,這是爲了節能需要,圓環中間地下是水池,水在地下可以減少蒸發。該項目全年運行PUE(電力使用效率)低至1.1,遠低於傳統風冷數據中心的1.6,整體能耗僅爲後者的1/6。

碳和科技同樣有上市公司介入。去年6月20日,日科化學(300214)公告通過哈金貝斯投資碳和科技,哈金貝斯合計持有碳和科技51%股權。

王濤表示,他們隨時可以擴大規模,公司的原則是有訂單之後再上項目,目前運行情況良好。這家公司股東起家於影視動漫渲染業務,在克拉瑪依耕耘已久,規模做大後又投資了數據中心。

優勢和劣勢

算力中心運行的主要成本是電耗。記者從某公司得知,一個機櫃的功率爲35千瓦,一年要用數百萬度電,其一層樓的機房保持正常運營,一年就要消耗2600萬度電,光電費就要上千萬元。即使如此,這也比東部地區便宜。

新疆工業電價約0.42元/度,僅爲上海的一半,以1000P算力項目爲例,年電費可比東部節省近1億元。

當地企業表示接單優勢是價格便宜,這也是算力中心落戶西部的原因——成本更低。

另外是節能問題,不同環境下能源消耗也不同。服務器運算過程會產生大量熱能,溫度升高對運行不利,需要控制冷卻。這是克拉瑪依等北方城市的優勢,以克拉瑪依爲例,很多月份可以靠自然空氣降溫。此外,克拉瑪依等緯度較高的城市,空氣比較乾燥,有利於提升服務器運轉壽命。

克拉瑪依的另一個優勢是土地價格,地處戈壁灘,土地資源豐富,幾乎沒有拆遷成本。

和同樣積極發展算力的其他北方中小城市相比,克拉瑪依電力成本優勢並不明顯。

克拉瑪依正在嘗試怎麼爲企業降低電力成本。克拉瑪依市數字化發展局數據要素管理科負責人彭囿源表示,政府努力的方向是從綠電上想辦法,將電價控制在每度0.35元之內,希望能實現光伏、風力發電的綠電直供。

算力行業兩頭在外,解決本地就業並不多,彭囿源表示,可以佈局數字標註產業,這是人工智能產業鏈的一部分,可以解決就業問題。

白璐表示,以克拉瑪依爲中心看東部和中亞,克拉瑪依兩邊都是市場,通過“結對子”方式,與東部算力需求旺盛省市開展跨區域合作,推動克拉瑪依智算集羣與東部人工智能產業全面對接。

另外,克拉瑪依連續兩年舉辦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數字技術合作發展論壇,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大數據合作中心(新疆)分中心落地並實體化運行,開拓中亞國家市場。

我國“東數西算”八大國家樞紐節點,吸引了大量投資,克拉瑪依並不在其中,其地理位置有天然劣勢,比如寧夏中衛到全國主要城市的距離都在2000公里以內,與全國90%以上地區的光纖直連傳輸時延都在20毫秒內。現在克拉瑪依到上海最快也需要60毫秒。

克拉瑪依當初發展渲染業務,就是渲染業務可以離線進行,對通訊時長沒有要求,當地算力中心目前接的訂單,主要是延時要求不高的業務,包括AI訓練、推理等,接不了金融等行業業務。

克拉瑪依通過各種方法彌補地理位置的不足。在傳輸方面,開通西部首條直達北上廣的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專用通道帶寬最大可達40G以上,大大降低了鏈路價格,提升了鏈路質量;園區電信、移動、聯通三大運營商的網絡出疆帶寬分別達到4700G、3200G和2600G。

另外,地方政府也在努力尋求政策支持。2023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的實施意見》提出,面向風光水電等清潔能源豐富、區位優勢突出、產業基礎較好的非國家樞紐節點地區,支持建設本區域高效低碳、集約循環的綠色數據中心,積極承接東部地區中高時延業務需求。克拉瑪依市積極構建“疆數克算+東數西算+外數疆算”格局,希望成爲國家一體化算力網的綠色數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