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需24小時機場解決宵禁困境 陳其邁喊話中央:規劃要更前瞻

▲高雄小港機場東側立體停車場今日動工。(圖/記者賴文萱翻攝)

記者賴文萱/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陳善慧今(7)日在議會總質詢時,提出高雄應興闢「第二座國際機場」,纔可解決小港機場目前宵禁困境,讓大型飛機可以24小時降落。高雄市長陳其邁認同表示,從長遠角度來看,高雄24小時國際機場應該現在開始規劃,並喊話中央規劃要更前瞻,提前預作設想,對南部發展更有利。

陳慧善指出,小港機場的宵禁問題,造成旅客洽公也好、旅遊也好,相當不便,因此高雄應該興建一座24小時國際機場,讓班機可以24小時在高雄降落,但在還沒着落之前,應該要爭取第五航權開闢洲際航班,讓外籍航空可短暫停留高雄轉機。

▲高雄需24小時機場解決宵禁困境,陳其邁喊話中央:規劃要更前瞻。(圖/記者賴文萱翻攝)

對此,陳其邁表示,針對高雄打造24小時國際機場議題,如果在5年前來討論時間是比較早,但現在因爲高雄變化速度很快,這幾年南科產值已超越竹科,高雄半導體整個產業包含供應鏈廠商等發展可以說非常快,因此,應該現在就開始規劃24小時國際機場。

陳其邁提到,現在網購平臺線上購物多要透過航空運輸,但桃園機場已經飽和,因應貨運物流問題以及颱風分散風險等,高雄是最好的選擇。

目前小港機場最大困境是噪音問題,如果要升級成24小時機場,當地民衆接受度不高。在各種考量下,陳其邁認爲,在南星計劃區外海擴建24小時國際機場,就不會有噪音問題,填海造陸達1000公頃,也可以滿足未來產業發展需求,這是一個絕佳的選擇。

陳其邁也喊話交通部「規劃應該要更前瞻」,能夠看到未來整個南部的發展來預作設想,從長遠角度來看,在高雄外海配合捷運路網興建一座24小時國際機場,目標打造東南亞廉價航空總部及貨運樞紐總部,都是對南部發展有利的。

至於一座機場動輒要蓋10年、15年,在這過渡期,小港機場可爭取廉價航空、第五航權開闢,加強跟東南亞城市的連結。

▲▼新航廈計劃里程碑!高雄小港機場東側立體停車場動工。(圖/記者賴文萱翻攝)

而高雄國際機場新航廈計劃指標性工程—東側立體停車場工程今天也動工,完工後可提供超過2,300個汽、機車停車位。交通部長陳世凱強調,高雄機場爲南臺灣的國際門戶,配合政府全力推動「新南向政策」及「南北雙空港大計劃」,在促進區域產業經濟及觀光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投入880.8億元,分兩期建設年容量1650萬的集中式大航廈。 陳世凱表示,目前推動中的第一期建設計劃經費434.64億元,涵蓋東側立體停車場、A滑行道北移、新建C指廊及新航廈東半側等重要工程,要求民航局務必於2032年如期如質完成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