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興達港離岸工程中心啓用 10米海洋擬真池助攻研發科技
經濟部能源署與金屬中心所規畫建置的「離岸工程中心」,15日在高雄市興達港旁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宣佈啓用。(任義宇攝)
「離岸工程中心」設有全國唯一10米深的深水池,能夠模擬海洋風、海流等高度擬真海洋環境,爲海洋技術研發提供重要測驗與驗證空間。(離岸工程中心提供/任義宇高雄傳真)
經濟部能源署與金屬中心所規畫建置的「離岸工程中心」,15日在高雄市興達港旁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宣佈啓用,能源署介紹,該中心由金屬中心進行建置,爲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計劃最後一塊拼圖,未來可從人才培育、技術研發到設計驗證能一站式完成,其中離岸工程中心設有全國唯一10米深的深水池,能夠模擬海洋風、海流等高度擬真海洋環境,爲海洋技術研發提供重要測驗與驗證空間。
「離岸工程中心」啓用典禮,包含能源署長李君禮(左)、金屬中心董事長劉嘉茹(左2)、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右2)及荷蘭MARIN、挪威SINTEF等國際指標性海洋技術研究機構嘉賓到場見證。(任義宇攝)
「離岸工程中心」啓用典禮,包含能源署長李君禮、金屬中心董事長劉嘉茹、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及荷蘭MARIN、挪威SINTEF等國際指標性海洋技術研究機構嘉賓到場,李君禮以「最後一塊拼圖」形容離岸工程中心,讓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得以達成海洋技術人才培育、技術研發、設計驗證,一站式服務功能。
李君禮說,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是2015年行政院所覈定的前瞻基礎建設一環,包含有海洋科技人才培訓及認證中心、海洋科技產業創新研發中心及離岸工程中心,前2項已於2021年開始營運,但離岸工程中心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讓國外關鍵設備難以抵臺,因此終於在2024年10月完工,歷經設備調整後終於在今日啓用。
對於離岸工程中心重要性,李君禮提到臺灣四面環海,擁有得天獨厚海洋資源,如何利用海事工程善加利用,攸關臺灣能源轉型進度與競爭力,因此中心內建置全臺唯一10米深的水池,能夠模擬真實海洋中的風、波浪、海流,爲臺灣海洋技術建立重要基礎。
劉嘉茹則說,很榮幸剛上任就見證國內第一座海洋深水試驗池,整合專區人才培育與研發實力,讓國內未來離岸技術發展不必在仰賴國外廠商,建立自主研發平臺,未來離岸工程中心目標是爭取成爲國際化離岸工程技術創新與測試驗證機構。
羅達生則代表高市府指出,感謝經濟部選擇在高雄建置海洋產業專區,爲高雄及國內綠能發展帶來成長機會,而高雄擁有中鋼、及完善金屬加工產業實力,加上金屬中心技術研發,期盼能專區能深化在地廠商合作,深化國內離岸風機等綠電工程實力。
「離岸工程中心」設有全國唯一10米深的深水池,能夠模擬海洋風、海流等高度擬真海洋環境,爲海洋技術研發提供重要測驗與驗證空間。(任義宇攝)
離岸工程中心說明,所設置的深水池長36米、寬30米、深10米,提供高擬真海域環境,可支援縮尺模型、水下載具操航訓練、水下與結構設備研發等,可供國內廠商、研究機構進行設備測試與改良,有望推動我國離岸工程產業從代工,邁向自主設計、甚至建立自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