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外送員車禍3年釀2死 工會盼改善低薪高壓環境

南臺灣外送產業工會表示應正視外送員工作權益,制定更嚴謹、周全法規,改善外送產業低薪與高壓環境,才能真正減少事故率。記者劉學聖/攝影

高雄市外送員近3年共涉入643件交通意外,造成788人受傷,2人死亡,去年死亡事件是一名28歲男性外送員在楠梓後昌路直行時,與巷口駛出的42歲男子相撞,對方傷重不治。對於屢傳交通意外,南臺灣外送產業工會表示應正視外送員工作權益,制定更嚴謹、周全法規,改善外送產業低薪與高壓環境,才能真正減少事故率。

南臺灣外送產業工會表示,外送員在交通事故中不應被視爲唯一的責任方,交通事故原因涉及多重因素,包括道路設計缺陷、使用者的交通習慣,以及責任認定的不清等,並非將責任一味歸咎於外送員,而應更重視制度性問題對事故的影響,包括外送產業低薪和高壓現況、現行制度不足、業者罰款金額過低等。

工會表示,疫情結束後,外送產業訂單單價持續下滑,導致外送員收入有嚴重影響,以UberEats爲例,每單價格從疫情期間每2公里40元,降至如今每4公里40元,外送員需要完成更多訂單才能維持基本收入,此外延長的送餐距離和限制的駕駛時間,迫使外送員不得不長時間工作,也讓外送員需面臨長時間疲勞駕駛風險。

高雄市去年制定「高雄市外送平臺業者管理自治條例」,據自治條例,業者若觸法罰款爲2至10萬,工會認爲金額過低,無法對企業產生有效的警示與約束力。相比之下,外送員在事故後需面臨巨大責任壓力,甚至恐影響生計,建議由中央層級的法律制定,以完善法規並公平分配交通事故中的責任。

「設立合理訂單價格標準,減少長時間工作的必要性,纔能有效減少外送員交通意外!」工會表示,外送平臺業者應承擔更多的責任,透過合理調整系統規則、提高訂單單價,以及保障外送員的工作時數與休息權益,減少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此外縣市整政府應檢討道路與交通設計,爲外送與通勤者有更安全行車環境。

高雄市勞工局迴應,高雄市外送平臺業者管理自治條例已明確要求平臺業者每筆訂單報酬計算方式應充分揭露,避免發生爭議,勞工局勞檢處已陸續針對外送平臺違失依規定裁處並持續查察,督促業者依規定清楚揭露報酬計算方式;此外交通部始研議將機車承運外送平臺運送業務運價納入相關法規,確保運費計算公平和合理。

南臺灣外送產業工會表示應正視外送員工作權益,制定更嚴謹、周全法規,改善外送產業低薪與高壓環境,才能真正減少事故率。記者劉學聖/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