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挖管系統遭批失靈 管線圖資粗糙、監控畫面黑屏
高雄挖管系統遭批失靈,管線圖資粗糙、監控畫面黑屏。(示意圖/翻攝自高雄工務局官網)
高雄市區曾於2014年發生大規模氣爆,釀32人死亡嚴重意外,後續市府推動智慧挖管雷達系統,可提供相關圖資、即時施工畫面供閱覽,但高雄市議員白喬茵11日揭露,實際查看系統4個有3個都是黑畫面,轟系統形同虛設,管線圖資資料也過於單調,建議比照英國完善系統,讓高雄地下管線開挖更安全。
高雄市議員白喬茵11日於議會質詢中揭露,查看挖管中心繫統的即時畫面,4個有3個都是黑畫面,轟系統形同虛設。(任義宇攝)
白喬茵11日在議會進行公務部門質詢過程,提到高雄氣爆發生後,市府就積極強化管線管理,但實際上仍常發生管線被挖破,影響水、電、甚至瓦斯影響民生安全,高雄雖有管線圖資,也曾試辦3D管線圖建置,但整體資料仍過於單調。
白喬茵補充,高雄挖管系統3D畫面精確度過低,僅是幾條色塊代表管線讓人失望,且實際提供施工單位參考圖資仍是平面圖,對避免挖破管線沒有實際幫助,更扯的是,打開道路開挖監看系統,4箇中有3個都是黑畫面,讓監控系統形同虛設。
對於高雄挖管系統,白喬茵建議可參考英國「地下資產管理系統」,建立標準化且透明的平臺,可以涵蓋所有的地下基礎設施分佈,提供智慧分層、管線衝突分析等,還可讓施工單位及時提供管線狀態,提升管理及維護效率,避免挖破洞情形一再發生。
議員宋立彬也提到,目前挖管僅規範應重新刨鋪開挖範圍前後5公尺,或是完整街廓,但容易造成「補丁」釀觀感不佳,建議市府調整相關規範,也要同步檢討道路挖掘修復費用。
挖管中心迴應,管線單位未依照規定建置監控系統即開工,會列入缺失檢討,針對挖管人員記點與裁罰,也將配合智慧城市,將於今年辦理挖管系統改版作業,會將英國經驗納入參考。
針對開挖後重鋪範圍部分,挖管中心表示管制路段開挖目前已有擴大修復的規定與要求,且回填品質也會進行抽查驗,至於議員建議加重修復費以及完整路口修復,會納入修法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