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類鼻疽增6例確診個案 2例死亡有汙水接觸史
高市衛生局防疫人員執行風災後防治作業。圖/衛生局提供
丹娜絲颱風過後,高雄市新增6例類鼻疽確診個案,其中2例因肺炎及自身慢性疾病不幸身亡,死亡個案中並有1人有污水接觸史。高市衛生局今提醒,風災後主動清理積水環境,做好個人防護,避免皮膚、傷口直接接觸或吸入受污染塵土污水,避免類鼻疽、腸道傳染病鉤端螺旋體病及登革熱等傳染病感染或擴散風險。
衛生局指出,今年全市截至昨日共計有24例類鼻疽通報確診,其中丹娜絲風災後7月7日迄今,全市新增6例,分佈於楠梓區2例、鳳山區2例、左營區2例,年齡介於52至95歲,其中4例具慢性病史,2例有污水接觸史,不幸死亡2例個案,分別居住在楠梓區、鳳山區,皆因肺炎及自身慢性疾病不幸死亡,其中1例於近期四周內曾接觸污水污泥。
衛生局表示,類鼻疽主要傳染途徑是皮膚傷口接觸,或是吸入、食入接觸到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水而引起感染,症狀表現差異極大,亦可能爲無症狀,針對近期高雄持續因颱風後豪雨易造成土壤中的病原菌散播增加染病風險,民衆整理環境時應落實裝備齊全、積水清除、飲食注意、有症狀要就醫的防疫4要,降低感染風險。
衛生局說明,老年人、患有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高風險族羣,感染後重症風險高,如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儘速就醫,積淹水地區民衆有未明原因發燒,尤其高風險族羣應將類鼻疽列入鑑別診斷考量,給予妥適治療並儘速通報。
此外,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全國截至7月19日累計106例登革熱確定病例,其中高雄市10例,均爲境外移入。衛生局提醒,近期南部因薇帕颱風外圍雲系與低壓帶帶來強風大雨,導致部分地區有積淹水情形,登革熱風險亦大增,呼籲民衆清理積水處孳生源爲防治關鍵,針對積水熱點包含頂樓地面、陽臺雜物、地下室、電梯機坑、屋檐排水槽及防火巷水溝與雜物等,應立即清除。
高市衛生局提醒積淹水應該立即清除,以免感染類鼻疽。圖/衛生局提供
高市衛生局提醒積淹水應該立即清除,以免感染類鼻疽。圖/衛生局提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