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類鼻疽新增6例釀2死 衛生局提「防疫4要」自保

衛生局指出,類鼻疽感染途徑包含皮膚傷口接觸、吸入或食入受病原菌污染的水或土壤,颱風過後豪雨頻繁,病菌容易在環境中擴散,增加感染風險,民衆在清理住家及周邊環境時,應避免赤腳或穿拖鞋,落實個人防護,尤其避免傷口直接接觸污泥或濺水。(高雄市衛生局提供/林雅惠高雄傳真)

高雄市在7月初丹娜絲颱風侵襲後,近日新增6例類鼻疽確診個案,其中2人因併發肺炎與慢性病不幸死亡,高雄市衛生局今(22)日提醒民衆災後清理環境時須加強防護,防範類鼻疽、登革熱等傳染病上升風險。

衛生局表示,今年截至7月21日,市內累計通報24例類鼻疽確診病例,其中有6例爲丹娜絲颱風後新增,分佈於楠梓、鳳山與左營區,各2例,確診者年齡介於52至95歲,當中有4人患有慢性疾病,2人有接觸污水史,死亡個案分別居住於楠梓及左營,均爲年長者,感染後引發肺炎並慢性病致死,當中1人曾於4周內接觸過污泥污水。

衛生局指出,類鼻疽感染途徑包含皮膚傷口接觸、吸入或食入受病原菌污染的水或土壤,颱風過後豪雨頻繁,病菌容易在環境中擴散,增加感染風險,民衆在清理住家及周邊環境時,應避免赤腳或穿拖鞋,落實個人防護,尤其避免傷口直接接觸污泥或濺水。

衛生局提醒民衆遵守「防疫4要」:裝備要齊全、積水要清除、飲食要注意、有症狀要就醫,高風險族羣如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及免疫力低下者,一旦出現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近期是否接觸污水,以利醫師診斷,臨牀醫師也應提高警覺,對於曾經處於積淹水區的發燒病人,需將類鼻疽列入鑑別診斷,及早治療、通報。

除了類鼻疽風險攀升,衛生局也指出,依疾管署監測資料,截至7月19日,全國累計登革熱確診病例爲106例,其中高雄市有10例,皆爲境外移入,近期風災與豪雨過後,環境積水將成爲病媒蚊孳生溫牀,請民衆特別注意居家及社區周邊清除積水點,如屋頂陽臺、排水溝、地下室、電梯機坑等,避免疫情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