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 市府允顧生態 白埔園區通過環評

高雄市政府擇定白埔農場設置88公頃的「白埔產業園區」,19日通過環評大會審查。(蔡佩珈攝)

高市府計劃在白埔農場設置88公頃「白埔產業園區」,外傳可能成爲臺積電擴廠地點。環團憂心恐導致2.5萬棵樹木消失,影響保育類鳥類棲地,但在開發單位承諾針對環頸雉及草鴞的棲地進行具體規畫與監測下,19日通過環評大會。高市經發局強調,開發將遵循法規,以實現經濟與生態平衡。

爲補償開發造成的生態影響,高市府計劃在區外異地補植2萬1736株樹木,並將補植時間從原定的10年縮短至6年。另考量燕鴴習性,將避免在夏季進行補植作業。此外,會在草鴞重要棲地於除草作業時避開繁殖期,並在區內保留589株樹木及移植1243株,確保生態系統完整性。

森林城市協會理事長莊傑任指出,2.5萬棵樹恐因開發被破壞,擔心環頸雉、草鴞、水雉等6種保育類鳥類棲地消失,其中環頸雉被農業部列爲「國家極度瀕危」,市府卻將其棲息地森林跟草生地剷除,根本是讓牠去死;市府規畫在滯洪池營造草鴞棲地,但滯洪池附近會定期除草、下雨就淹水,根本不適合牠生存。

環委表示,開發單位應加強說明如何維護環頸雉棲地、如何利用滯洪池或其他區域讓其有充足區域棲息。另因滯洪池位處草鴞的營造棲地中間,應在滯洪量不變前提下,以保留原有林相爲原則,調整滯洪池位置、形狀,避免砍太多樹。

高市經發局迴應,針對環保團體所提意見已在前次環評會議討論並回應,所有具體措施均高於法規標準,包括提升區域防洪能力、保留與補植森林及完善棲地保護等。市府承諾將依法規推動白埔產業園區,並落實生態承諾,打造一個兼具經濟效益與生態平衡的示範園區。

經發局表示,白埔產業園區開發作爲半導體制造專區,預計2025年第2季完成規畫設置,隨後展開公共工程與廠房建設,未來可望引進約4500名就業人口,創造約3000億元年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