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杉林觀光陷困境 特色產品銷路受限 經濟難成長

杉林區新和社區透過市集行銷社區陶瓷產品。(新和社區提供/林雅惠高雄傳真)

位於高雄市旗山與甲仙之間的杉林區,曾是農村再生的典範,但近年來卻面臨產業發展受阻、人口持續流失的困境,當地社區雖積極推動特色產業,如鳳梨酥、木瓜果乾、防蚊液、陶瓷作品等,然而,由於遊客停留率偏低,產品銷路受限,導致地方經濟難以成長。

杉林區擁有豐富的農特產品與自然資源,各社區致力於推動地方產業,例如新和社區發展陶瓷與防蚊液、日光小林專注於薑黃與黃金香腸、杉林社區則以窯烤麪包爲主,然而,這些產品雖具特色,卻因觀光客源不穩,市場難以拓展,當地居民大多隻能依賴鄰近市集進行銷售,行銷通路有限。

由於地處旗山、美濃、甲仙與六龜交界的杉林區,原本具備南來北往的交通優勢,但多數旅人僅將此地視爲通過地帶,未曾停留深入探索,即便社區推出「湯姆生文化路徑」遊程與食農教育計劃,仍無法有效吸引遊客長時間停留,進而影響當地經濟發展。

新和社區總幹事陳舉琇表示,當地65歲以上人口比例已達28%,少子化導致學校招生困難,甚至面臨廢校危機,莫拉克風災後,社區曾獲得善款挹注,加速重建進程,但自2017年重建計劃結束後,地方產業發展需仰賴自力經營,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後,當地產業更遭受重創,青年人口外流嚴重,每年人口減少超過200人,導致發展停滯。

地方人士認爲,杉林區若要擺脫產業困境,需透過區域整合發展策略,結合青年創意行銷、退休志工經驗傳承,以及更完善的行銷推廣機制,才能提升地方產業競爭力。

旗美地區市議員林富寶指出,杉林區難以吸引遊客駐足的主要原因,在於社區缺乏鮮明特色,他建議政府應積極輔導社區發展具吸引力的在地產品,打造品牌形象,提高杉林區的知名度,才能促進觀光與產業發展,帶動地方經濟復甦。

當地居民認爲,杉林區的基礎設施與交通便利性亟待改善,若能透過政府與民間合作,加強道路標示與指引,將有助於提升遊客體驗,進而吸引更多旅客駐足,爲當地產業帶來發展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