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青梅即將進入產季…收購價低 農民憂血本無歸
高雄的青梅進入產季,部分梅農反映,今年梅樹結出的青梅大顆的少,小顆的多。圖/市議員高忠德提供
高雄市原鄉區的青梅即將採收,青梅分手採與竿採,手採梅價格遠高於竿採梅,梅農反映,高雄大部分都是竿採後由加工廠收購,今年農糧署開出統一收購價1公斤15元,扣掉成本根本賺不到錢。議員說,農業局應加強輔導農民提高「手採梅」比例。農業局說,將持續辦理梅樹整枝觀摩會並擴大青梅產季的行銷力度。
高雄梅子主要種植在六龜、甲仙、桃源及那瑪夏等區,面積1378公頃,是全臺青梅最大產區。高雄青梅品種多以「二青種」爲主,成熟時散發水蜜桃、蘋果與百香果的多層次果香。
市議員高忠德說,臺中的市場手採梅售價高達1臺斤58元,但高雄原鄉區的青梅多是竿採梅,收購價1公斤只有15元,農民種1公頃青梅,在今年水分充足狀況下約可收穫2萬公斤、可賣30萬元,但扣掉成本後,農民本身根本賺不到錢。
高忠德表示,高雄原鄉的青梅量能足夠,若農業局能設立示範區,輔導農民觀摩梅樹整枝技術,不僅方便管理更能提高手採梅比例,農民才能賺錢,不會在辛苦忙碌後,只賺到一句「你是勤奮的農民」。
據瞭解,青梅採收有分手採和竿採兩種,中部的梅樹經過矮化,多是手採梅,高雄原鄉的梅樹高大、採粗放管理,梅子多是竿採後由加工廠收購,近日農糧署開出的全國統一收購價是1公斤15元。今年3月下旬青梅全國批發市場平均價格爲66.7元,目前主要來源是南投。
梅農說,去年初高雄天氣忽冷忽熱、高溫乾旱,導致青梅結果狀況不佳,收穫只有正常的3成,今年氣候較穩定,但梅樹結出的青梅大顆的少,小顆的多,擔心又血本無歸。
農業局表示,將持續辦理梅樹整枝觀摩會,以提高手採梅比例,並持續爭取中央補助,包括青梅樹枝去雜機、選果機、有機質肥料及管路灌溉設施,提升青梅生產品質與降低生產成本;農業局也將擴大行銷力度,4月起讓高雄的青梅上架家樂福及大潤發等量販通路,並持續媒合各類青梅加工廠進場收購加工。
農業局說,今年雨水相對充足,只要正常管理,果實應不會有偏小的問題,梅農若有需要,農業局可聯繫專家提供協助。
甲仙地區農會青梅加工廠對青梅進行選果分級。圖/農業局提供
高雄原鄉的梅樹結果狀況。圖/農業局提供。
梅農在梅樹下鋪張細網,用長竹竿敲梅樹,再收集掉落的梅子,就是竿採梅。圖/農業局提供
高雄原鄉的農民在梅樹下鋪細網,再拿長竹竿敲梅樹,收集掉落的梅子。這種方式收穫的梅子稱爲竿採梅。圖/農業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