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高雄梅子豐收創5年新高 青梅收購價調升至17元

甲仙農會今年除了提供穩定收購梅子價格外,還推出了「梅醋、梅酒DIY」預約體驗活動,圖爲4月9日民衆DIY做脆梅。(甲仙農會提供/林雅惠高雄傳真)

受惠於今年氣候寒冷、雨水充沛,高雄市梅子迎來近5年來最大豐收,總產量預估達9146公噸,較去年大增5成以上,爲因應產量成長並穩定農民收益,甲仙農會青梅收購價格也從去年的每公斤16元微幅上調至17元,讓農民大感振奮。

高雄市是全臺重要的梅子產區,主力產區包括桃源、那瑪夏、六龜及甲仙等地,其中以桃源區最爲關鍵,種植面積達1395公頃,佔全市產量約58%,當地居民多仰賴梅子產業維生,約六成民衆以此爲主要經濟來源,隨着產量與品質雙雙提升,不少農民開心不已。

不過,地形高低差仍影響梅子產量;桃源裡裡長高慕源表示,高海拔地區的梅子情況與結果良好,但低海拔果園則因氣候影響,導致開花率低、產量減少,另種植面積達2公頃的王姓農民,其高海拔果園產量穩定,但低海拔果園收成僅約3成。

爲協助農民穩定銷售,甲仙農會將自4月14日起,以每公斤17元價格收購青梅,較去年乾旱導致產量銳減時的收購價有所提升;農會總幹事曾海星指出,今年除穩定收購外,還加碼推出「梅醋、梅酒DIY」體驗活動,邀請民衆親自參與梅子加工,深入瞭解在地農業特色。

「透過多元行銷與體驗,我們希望讓更多人支持在地農產,也讓農民有穩定收入來源。」曾海星說;不過,高慕源也呼籲,希望農會能加快收購作業,避免梅子熟過變黃、影響品質與交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