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百年梅樹再現生機!高雄六龜梅樹認養計劃創佳績

民衆參與梅子DIY體驗,包括手採梅子、做梅酒及梅醬等。(林雅惠攝)

民衆參與梅子DIY體驗,包括手採梅子、做梅酒及梅醬等。(林雅惠攝)

高雄六龜竹林休閒農業區啓動「梅樹認養計劃」,透過企業與個人參與,讓荒廢的百年梅園重獲生機,並結合DIY梅酒、梅醋及梅醬等,以及溫泉觀光,成功帶動農業轉型,不僅讓梅農收入更穩定,也吸引年輕人返鄉創業,爲地方注入新活力。

過去,高雄曾是全臺梅子產量最大的產區,但因進口梅產品衝擊與氣候變遷影響,許多梅園逐漸荒廢,面對這場危機,竹林休閒農業區主動出擊,發起「百年梅樹認養計劃」,邀請企業、個人出資認養梅樹,支持梅農維持生產,同時開放民衆親自參與梅子DIY體驗,包括手採梅子、做梅酒及梅醬等,讓傳統梅產業轉型爲體驗經濟。

「過去我們只會種梅、賣梅,價格受市場波動影響很大,」當地梅農林先生表示,「現在有認養機制,收入變得穩定,還能透過DIY活動讓更多人瞭解我們的產品,這條轉型路真的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除了認養計劃,當地也積極將梅產業與觀光結合,推出「梅香之旅」,串聯梅園導覽、手作體驗、溫泉住宿,吸引遊客深入體驗,讓農業不只是生產,更成爲休閒與文化的一部分。

高雄市政府農業局指出,此計劃不僅帶動農村經濟,也吸引年輕人返鄉創業。「農業結合觀光,讓梅子產業不再只是傳統種植,而是變成一種生活體驗,這樣的轉型讓年輕人願意回來,也爲地方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隨着「梅樹認養計劃」逐步推展,竹林休閒農業區的梅園已逐漸恢復生機,遊客數量也明顯上升,過去一度沒落的梅產業,如今正以全新姿態進軍市場。

高雄市竹林休閒農業區理事長簡銘辰表示,百年梅樹的復興,不只是產業的重生,更象徵着地方經濟的轉型與發展,隨着更多資源投入,這片土地正迎來嶄新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