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美濃「大峽谷」 藍批市府是元兇

高雄美濃「大峽谷」盜採案接連曝光,不肖業者明目張膽破壞山林。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美濃大峽谷、大樹光電及馬頭山廢棄物案昨成高市議會質詢焦點,國民黨團質疑市府執法不力,要求提供美濃農地取締數據,陳其邁卻以2019年韓國瑜執政時期的違規案例迴應,藍營不滿「已經執政6年還拿韓國瑜來擋」,氣氛火爆一度讓議事中斷。

陳其邁強調,只要涉及不法,不分藍綠嚴辦到底,行政罰都罰最高300萬元,不管新案、舊案,要把新型態犯罪瓦解,目前所有案件都已移送檢調偵辦。

國民黨團總召黃香菽指出,美濃大峽谷若找不到行爲人求償,回填費用高達184億元,將全由市府埋單、全民埋單,比財劃法修法後減少的補助預算174億元還多很多,請市長多做事、「震怒丸」少吃一點。

「市府團隊是美濃大峽谷的最大元兇!」議員鍾易仲痛批,高雄土資場填埋量不足,廢土無處去只能違法亂倒,市府過去對農地傾倒廢土睜一眼閉一眼,根本是縱容、瞎眼;科技執法、車辨系統一堆,百姓未戴安全帽抓得到,盜採卻查不到,誰會相信?

陳其邁表示,2020、2021年會勘發現濫挖型態有問題,執法及規定都未從嚴處罰,面對農地農用國土保安,本會期會提出修正營建剩餘土石方管理自治條例,增訂GPS罰責,全程追蹤土方流向,並建請中央修正土石採取法,增訂刑責。

議員白喬茵質問,馬頭山是保育動物及水源重地,2月遭人傾倒2800公噸營建廢棄物及銅,市府9月纔去處理,該塊土地2月檢測金屬已超標10倍,檢方也指廢棄物會釋出甲烷與氨氣,危害健康與水源,市府不解決問題,只會直接蓋上遮羞布。

市府說明,馬頭山案今年2月採集9件樣品送往國家環境研究院認證第三方實驗室,以標準檢驗方法TCLP檢測,結果顯示含銅量僅小於0.1至1.57mg/L,遠低於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標準(15mg/L)屬一般事業廢棄物,議員引用XRF儀器檢測法數據,非廢棄物標準檢驗方法;9月1日偵結起訴後,環保局依法命7名行爲人限期清理,逾期後啓動代履行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