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馬頭山遭倒廢棄物7嫌交保 環團不滿籲環境部修法重罰

高雄市馬頭山南邊麗湖今年1月被發現傾倒超過2800立方公尺、深度逾4公尺的事業廢棄物。(監督施政聯盟提供/蔡佩珈臺北傳真)

高雄市馬頭山南邊麗湖今年1月被發現傾倒超過2800立方公尺、深度逾4公尺的事業廢棄物,更距離水源地不到100公尺,嫌疑犯7人遭檢方起訴,橋頭地方法院卻裁定5至8萬元交保,檢方抗告,法院仍裁定交保請回。環團今天北上到立法院舉辦記者會批評法院放縱組織犯罪集團,呼籲繼續羈押犯罪者,環境部則應修《廢棄物清理法》重罰犯罪者。

前立法委員、現任監督施政聯盟召集人陳椒華指出,嫌疑人低價交保,橋頭嚴重打擊檢警士氣,非常不應該,而環境部多年來不修《廢棄物清理法》,不加重罰則與刑責,導致廢棄物違法亂倒情形更嚴重,環境部與司法院是縱容廢棄物污染土地的幫兇。

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會長黃惠敏表示,此事不僅嚴重污染當地動物棲息地與水源,清理費用也高達億元,對環境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害,7名嫌疑犯竟以5至8萬元交保,令在地人深感失望,呼籲高雄市長陳其邁,高雄市政府作爲廢棄物傾倒地的土地所有者,應承擔更大的責任,須加強監控與防範機制、加強執法力度,並儘速清除廢棄物,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前高雄市議員林於凱則指出,北部的事業廢棄物長期北廢南運,高雄、臺南的山區屢屢成爲受災區;2013年旗山農地被回填99萬噸的有害事業廢棄物,到現在還沒清完,這次逮獲的嫌疑犯,就是多次從北部遠道而來偷倒,橋頭法院輕易准許交保,擔憂導致串供,讓後續調查及究責困難。

環團表示,環境部除修法重罰所有不法業者,也應採用現場可判定有害事業廢棄物的XRF儀器檢測,才能現場判定有害事業廢棄物,使違法者不能交保、脫產,也呼籲高雄地方法院繼續羈押犯罪者,積極追查並從嚴審判相關涉案者,遏止這類惡劣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