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 老屋翻新政策 民衆:整合意見是關鍵
內政部推出老宅延壽、虛坪改革、近零碳建築3大政策,24日由內政部政務次長董建宏到高雄舉辦座談會,說明政策目標是要讓老屋更舒適安全,且改善過去臺灣建案虛坪嚴重問題,有助於促進居住正義。(任義宇攝)
臺灣超過30年以上老屋高達500萬戶,加上人口高齡化,面臨「人屋雙老」窘境,內政部推出老宅延壽、虛坪改革、近零碳建築3大政策改善,24日由內政部政務次長董建宏到高雄舉辦座談會。對此,民衆看好老屋翻新希望,但若住戶間意見無法整合仍是空談;民代建議應提升政策誘因,併兼顧市場合理性才推得下去。
董建宏指出,臺灣不僅人口邁入超高齡社會,全國也有500萬棟屋齡超過30年住宅,讓「人屋雙老」困境愈趨嚴峻,且民間建案高公設比也增加民衆購屋負擔,同時面對國家2050淨零碳排目標,如何打造安全且符合居住正義的「近零」宅,成爲一大挑戰。
針對此現象,行政院推出包含老宅延壽、虛坪改革、近零碳建築等3大政策,協助30年以上老舊住宅翻新,預計在3年內以50億元預算,讓500棟建物得以延壽,也改善過去大樓公設分配比例模糊狀況,確保公設分配比例合理,減輕購屋者負擔,並讓建物能符合未來減碳趨勢。
不過高雄某大樓管委會幹部私下透露,大樓內常因雞毛蒜皮小事就吵得不可開交,要讓老舊大樓翻新,整合內部意見纔是最大挑戰,內政部政策推動方向整體來說立意良善,但實際推動恐面臨不小阻力,若政策誘因不足,恐怕會淪爲華而不實的口號。
高雄市議員許採蓁認爲,老宅延壽與虛坪改革方向正確,但最難的挑戰往往在於住戶間的共識,政府應加強補助,包括融資、利息等相關協助,讓居民願意投入修繕更新;同時在虛坪改革上,也要兼顧市場合理性與消費者權益,避免因規範模糊引發新爭議,唯有兼顧誘因與公平,政策推動纔有可能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