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緊急救援車「優先號誌系統」設置率低 難搶黃金救援時間
高雄市在4處路口建置「緊急救援車輛優先通行號誌系統」,透過緊急救援車輛上裝置連接控制中心,讓車輛通過路面時保持一路綠燈通行,加快救援效率。記者宋原彰/攝影
救護車執行任務分秒必爭,高雄市目前在全市4處路口建置「緊急救援車輛優先通行號誌系統」,透過救護車上裝置連線路口號誌,讓車輛通過路面時能保持一路綠燈通行,加快救援效率,也避免二次意外,但北市目前已高達261處路口裝設,高雄多處市區大型醫院周邊仍未設置,需靠民衆自主讓道。
衛福部統計,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病患經救護車送治,每延遲1分鐘,急救成功率遞減7至10%,高市交通局和消防局4年前應用車聯網技術,在鳳山區4處路口試辦緊急救援車輛優先通行號誌系統,透過消防車、救護車上通訊裝置,在車輛到達路口前觸動號誌,確保通行方向爲綠燈,降低和其他車輛碰撞風險,也減少緊急車輛駕駛人的心理負擔和發生二次意外,初步分析可減少行駛時間約28%。
北市3年前效仿高雄,斥資4億在261處路口建置緊急車輛優先號誌系統,據統計每趟救護車平均路程約7分鐘,該系統可減少路程約42秒,降低路口救護車事故62.5%。高雄市議員簡煥宗表示,高雄市僅4消防局鳳祥分隊12輛救護車裝設定位裝置,通行時間降低約30.1秒,遠不及北市。
簡煥宗表示,高雄各消防分隊轄區最遠救援目的地約15分鐘車程,通行號誌系統將能協助縮短行駛時間,及早抵達報案地點,但4年前試辦至今未再增設,市區大型醫院如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周邊的民族路、十全路、自由路,尖峰時間車流大,極可能阻礙緊急車輛通行,應研擬增設。
交通局長張淑娟表示,高雄市在4處路口、12輛車設置緊急救援車輛優先通行系統,已花費2千多萬元,平均每處路口需200萬經費,一度引發經濟效益質疑;該系統透過車輛裝置,再經路側號誌控制器連接智慧號誌系統,優先控制燈號。
交通局表示,高雄市線已建置智慧號誌逾100處,今年爭取交通部補助「脆弱路段智慧化號誌交控應用服務計劃」,總經費4千萬元,將在重點幹道與新興產業園區周邊導入智慧化號誌,並針對臺1線、臺17線路廊共21處路口導入緊急車輛優先號誌功能,研擬在802醫院、海軍醫院、榮總醫院等周邊建置優先號誌系統,提升消防局左營分隊、大昌分隊、十全分隊和周邊醫院的緊急車輛通行效率。
高雄市在4處路口建置「緊急救援車輛優先通行號誌系統」,透過緊急救援車輛上裝置連接控制中心,讓車輛通過路面時保持一路綠燈通行,加快救援效率。記者宋原彰/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