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擱淺鯨豚!海保署擬在東部建「緊急救援及暫置收容場」
海保署指出,自108年MARN系統推動以來,逐步建構標準化通報與處置平臺,已經見到成效。(海保署提供)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29日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對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擱淺救援召開擴大聯繫會議,爲進一步強擱淺事件的通報與應變效能,邀請中央、地方政府部門,以及數個專業救援團隊,就通報流程、現場處置及跨區域支援合作等關鍵議題進行討論。
海保署表示,此次召開「114年度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擱淺救援組織網(Marine Animal Rescue Network, MARN)擴大聯繫會議」,盤點MARN系統目前既有資源,亦針對特殊區域(如風景特定區及國家公園)救援案件的權責進行釐清,旨在提升跨機關聯繫效率,確保第一時間迅速應對
海保署指出,自108年MARN系統推動以來,整合海巡、地方政府與專業團隊資源,逐步建構標準化通報與處置平臺,已經見到成效,近年來多起海洋保育類救援成功案件,所以計劃擴大實施區域。
海保署於會議中首次提出,將在花蓮建置「東部地區鯨豚緊急救援及暫置收容場域」的初步規劃,補強東部地區的收容量能,花蓮縣政府對此表示歡迎,建議結合現有設施與新建空間,考量交通便利性及專業支持條件,滿足救援需求。
會議現場展示專區,展示了歷年鯨豚及海龜救援案例中常見人造危害物,例如廢棄漁網、塑膠製品及魚鉤等,藉此提醒與會者臺灣海洋野生動物面臨的嚴峻挑戰。
海保署強調,救援是一項高度專業且需跨機構合作的任務,未來將持續透過MARN平臺與各界攜手,打造更穩固的支援體系,提升救援應變效能,守護臺灣的海洋生物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