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港自營櫃場 2年虧8500萬

港務公司於高雄港第四貨櫃中心120、121號碼頭設有自營櫃場。(翻攝高雄港務分公司網站/洪靖宜高雄傳真)

港務公司在高雄港第四貨櫃中心120、121號碼頭設有自營櫃場,但審計部報告指出,2022年營業淨利700萬餘元,但前年及去年營業淨損分別爲4222萬餘元、4323萬餘元,主要是場地作業等採委外方式辦理,外包費就高達1億4233萬餘元。港務公司迴應,自營櫃場主要定位爲「備援」角色,將於今年9月1日起改以出租方式,增裕公司營收。

港務公司於旗津區的高雄港第四貨櫃中心設有自營櫃場,提供進、出口櫃等業務,並依所定費率收取費用。近期審計部報告指出,高雄分公司自營櫃場於2023年發生營業淨損,2024年也未能轉虧爲盈。

報告內容提及,主要原因是場地作業、機具維修等採勞務委外方式辦理,外包費就高達1億4233萬餘元;另外,長榮海運股份有限公司將部分航線移回第七貨櫃中心、臺灣韓新遠洋股份有限公司遷移至第五貨櫃中心,主要客戶陸續搬離第四貨櫃中心,也影響自營櫃場營運。

高雄分公司表示,高雄港自營櫃場所發生淨損情形是因納入所有固定成本含折舊所致,如以2024年度總營收約3.8億元,扣除外包費用1.4億元及其他變動成本,尚有約1.8億元的邊際貢獻。

且由於高雄港貨櫃碼頭大多由航商經營,自營櫃場目的在協助高雄港貨櫃碼頭及櫃場壅塞時作爲碼頭經營業者的「備援」角色,可將航商貨載留在高雄港,穩定作業櫃量。如長榮海運搬遷至第七貨櫃中心、韓新遠洋公司第四及第五貨櫃中心碼頭整並,以及沿海路貨櫃車專用道施工期間,自營櫃場均提供支援。

權衡高雄港貨櫃碼頭區位調整及整並已近完成,並評估港口儲櫃量能等,高雄港自營櫃場營運備援功能任務將轉由現有航商相互支援,並將於今年9月1日起調整爲出租櫃場方式,以優化港區港埠資源並增裕公司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