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成立住宅及都市中心 推動都更、提升社宅品質

高雄住都中心今(1)日宣佈正式成立,在在鹽埕區原國際會議中心6樓舉行揭牌儀式。(任義宇攝)

高雄住都中心今(1)日宣佈正式成立,在在鹽埕區原國際會議中心6樓舉行揭牌儀式。(任義宇攝)

高雄市近年積極推動社宅興建,目前已有2萬7995戶興建或營運中,其中3110戶爲高雄市府自行興辦,另有15案公辦都更、14案民間都更推動中,高雄市府今(1)日宣佈高雄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成立,成繼國家、新北、臺北、桃園後第5座,採行政法人模式能結合府內單位、以及民間專業人士,能讓社宅與都更推動更專業化,也透過專業分工提升完工社宅管理服務品質。

高雄市住都中心今日在鹽埕區原國際會議中心6樓舉行揭牌儀式,由高雄市副秘書長王啓川擔任董事長、高雄市都發局長吳文彥任執行長、另外包含地政局長陳冠福、財政局長陳勇勝、工務局長楊欽富、社會局長蔡宛芬、交通局長張淑娟,以及學者、不動產業內人士等共13人出任董事。

副市長林欽榮出席典禮表示,高雄市府與國家住都中心密切合作,現階段已規畫興建社宅總數達2萬7995戶,其中市府自建與分回3110戶,另外也正推動15案公辦都更,吸引1751億元投資額,民辦都更也有14案推動中,但公部門在人力與資源運用上有所侷限。

林欽榮說,市府經周延規畫,於2023年報請內政部同意設置高雄市住都中心,在去年通過自治條例與預算審議,終於在今日揭牌啓用,目前扣除理監事外已有20多名成員,廣納建築、金融、法務、估價、社工等多方面人才與制度,能成爲整合專業推動都市發展的重要夥伴。

擔任高雄住都中心執行長的吳文彥指出,過去社會住宅興建、經營以及公辦都更,採用招商發包形式進行,民辦都更則全由民間自行推動,高雄住都中心成立,可更有彈性的去推動各項業務,更可透過住都中心力量,輔導民辦都更做意見整合與規畫,分攤公部門業務壓力。

董事長王啓川則說,目前首要任務是整合專業單位,將凱旋青樹、大同社宅維護管理,後續完工的社宅也將由高雄住都中心維管,若國家住都中心有需要,也可將完工社宅委託高雄住都中心管理,也坦言凱旋青樹剛經營有面臨一些挑戰,透過住都中心專業分工,能提升社宅維管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