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大腦」控制員考覈首曝光!通過率僅6成 空服員也轉戰
▲高鐵行控中心有高鐵大腦之稱,控制員考覈通過率僅6成。(圖/記者李姿慧攝)
記者李姿慧/桃園報導
丹娜絲颱風6日深夜登陸嘉義,高鐵3列車斷電卡軌道,「高鐵大腦」行控中心一羣控制員緊盯監控告警螢幕、做出決策,正是當晚守護旅客安全到站的無名英雄,高鐵今首度公開控制員考覈過程,遇突發狀況需精準處置,還要通過心理檢測,通過率僅6成,但因起薪4.6萬元以上,吸引空服員、捷運等人才轉職。
有「高鐵大腦」之稱的行控中心目前有170多名控制員,日以繼夜分三班輪值,24小時監控車站、列車、基地等各種營運狀況,包括列車調度、協調組員任務、監控列車運轉動態,全天候即時監控,掌握全線日間營運和夜間維修情況。
而這羣控制員不僅需冷靜精準地應對各類突發狀況,還須經過層層嚴格考覈。臺灣高鐵今天也首度公開控制員遴選與訓練過程,及高強度的篩選過程,除了要操作熟練度與應變能力外,還要比照機師通過心理素質評估,測試其抗壓性、專注力與判斷力等「維也納測驗」,整體錄取通過率僅約6成。
不過即便成爲控制員門檻高,起薪4.6萬元以上,加上穩定性高、福利制度完善,吸引不少空服員、捷運等運輸相關產業人員轉戰投入,也有不少鐵道迷也搶當高鐵控制員,整體高鐵控制員平均年齡約30多歲。
▲▼高鐵控制員訓練和養成過程需要6個月時間。(圖/記者李姿慧攝)
高鐵行控中心副理周鬱閔表示,高鐵控制員需要先通過數學、英文、分析邏輯等筆試,第二關纔會進入面試,兩關都通過後,則要進行「維也納」心理檢測,之後纔會進入行車人員的體檢,最後都通過了,則將進行至少600小時以上的專業訓練,包括300小時理論課程、300小時實習訓練,全面通過認證考覈才能成爲合格控制員,養成過程約6個月。
周鬱閔指出,控制員除了要求大學畢業外,不限科系,但人格特質上則要求專注力、細心度、溝通協調能力,以及反應快、抗壓性夠且能沉着冷靜迅速的做出正確的判斷,有不少來自輕軌、捷運、臺鐵等軌道界人才轉戰高鐵控制員,也不乏有航空公司空服員背景人員,除了計劃性招募外,目前還有8名缺額招募中。
高鐵控制員張毓容曾是高鐵站務員,之後轉任車站控制員,前年進入行控中心擔任控制員,張毓容說,擔任站務員和控制員面臨挑戰不同,站務員要針對旅客問題處理,控制員負責面向更廣,包含列車運轉和安全,坦言壓力較大,今年曾遇過地震告警後,要處理列車停駛狀況,並安排巡檢,是她近來遇過較大的挑戰。
▲高鐵控制員張毓容曾是高鐵站務員。(圖/記者李姿慧攝)
高鐵控制員戴彥宇則坦言,控制員面臨的壓力,包括颱風的較大風力、雨量偵測等可能同時作動,甚至會伴隨外物入侵、電車線異常等狀況,發生時往往是非常複雜且棘手的,列車控制員就要馬上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處置,將事件影響降到最低。
戴彥宇指出,丹娜絲颱風來襲時,他正好負責南區,當時雨量較大且達到告警第三級,因此做出了速限的決定,並進行列車巡檢,隔天則變成風力的挑戰,相當忙碌。
而丹娜絲颱風7月6日登陸嘉義當時,高鐵3列車停電卡在半途,周鬱閔當時正好堅守第一線崗位,他表示,當晚深夜11時嘉義和臺南路段出現電力跳脫,之後順利覆電,11時48分再度發生電力跳脫,後續面臨無法覆電,也觀察到有電力訊號異常情況,當下立即派員進行搶修,隔天凌晨0時48分順利供電,並把旅客安全送到車站,也創下有史以來最晚收班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