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全球路演反饋:中國股市重回投資者視野,A/H股抉擇、科技vs消費是最熱話題
DeepSeek橫空出世點燃市場熱情、對衝基金和南向資金創紀錄涌入......今年以來中國股市在全球關注度顯著提升,已實現約20%漲幅的優異表現。
高盛通過與亞洲、美國和歐洲投資者舉行的多場路演,廣泛討論對中國股市的看法和想法,在26日發佈了一份報告《全球市場反饋:中國重回焦點》,其在報告中總結的客戶反饋、常見問題以及其最新的市場觀點。
高盛在報告中指出,DeepSeek出現改變了中國科技股的敘事,以及政府對民企支持態度等因素下,全球投資者對中國股市興趣高漲,全球資金正迴歸中國。
高盛認爲,這次上漲比之前的幾次更具持續性,但要注意未來幾周市場獲利回吐的風險。
與此同時,高盛還在報告中解答了最常見的幾大問題,例如“選擇A股還是H股、科技股繼續領跑,還是消費股將接棒?”此外,不同類型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看法也有所不同。
一、中國股市重回視野,投資者興趣高漲
在農曆新年假期後,中國股市重新進入了投資者的視野。
高盛報告指出,出色的表現、DeepSeek的出現,以及對民企支持態度等因素下,全球投資者對中國股市興趣高漲。
儘管近期市場表現強勁,但投資者對這種上漲的可持續性表示擔憂。
高盛認爲,從基本面上來看,這次上漲比之前的幾次(2022年末和去年9月)更具持續性。
然而,短期風險猶存,要注意未來幾周市場獲利回吐的風險,以及全球地緣政治和貿易格局不確定也增添市場風險。
三、投資者對關稅風險相對鎮定
過去三個月,特朗普“關稅風暴”攪動全球市場,但中國股市表現依舊堅挺。
據央視新聞2月27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內閣會議上表示,美國將從4月2日起對進口自墨西哥的商品和進口自加拿大的非能源類商品徵收25%的關稅。
據央視新聞3月10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部分關稅可能會隨着時間的推移在4月2日之後上調。
高盛認爲,投資者對關稅風險相對鎮定,這背後或有三個關鍵原因:
自DeepSeek R1模型推出以來,中國前十大科技公司的平均市盈率已升至23倍,且市值增加了超過6萬億美元。由於納斯達克指數從近期高點下跌了9%,中國科技公司相對於美國同行的估值折價已從年初的44%縮減至目前的26%。
高盛經濟學家預計,DeepSeek的出現是改變中國股市格局的關鍵。
此外,高盛表示,隨着市場對AI樂觀情緒的消化,投資者開始關注AI相關投資帶來的盈利增長和盈利能力提高的程度,以及用例的創建和貨幣化,以及其對經濟和勞動力市場的長期影響。
五、支持民營經濟,企業信心逐步增強
高盛報告指出,政府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對民營經濟的支持態度,令企業信心逐步增強。
此外,高盛表示,投資者將企業採購經理人指數(EPMI)、企業貸款和招聘數據等高頻指標作爲衡量企業界“動物精神”增強的指標。
六、傳統經濟現“綠色萌芽”,政策執行是關鍵
除了科技領域的結構性增長機會外,投資者還非常關注傳統經濟中的幾個“綠色萌芽”。
高盛指出了兩方面:
與此同時,隨着企業信心正在恢復,信貸增長勢頭強勁,高盛經濟學家上調了其第一季度和全年GDP增長預測。高盛還表示,政策執行是關鍵,良好的執行是支持股市更多上漲的關鍵。
七、全球資金重返中國
高盛報告還指出,對衝基金和南向資金在最近的市場反彈中表現活躍,共同基金中的新興市場和亞洲導向型投資者也在過去幾個月中增加了對中國的配置。
高盛報告還指出,投資者經常提出的問題是:選擇H股還是A股?
高盛報告還指出,投資者也在關注科技股能否繼續跑贏大盤,或者消費股是否會接棒。如果從基準指數中剔除最大的10家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科技公司,MSCI中國指數今年迄今僅上漲7%。
不同類型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看法也有差異,高盛從五大類型投資者視角進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