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友善金融環境升級 彭金隆:錄音錄影限制去標籤化
依現行法規,爲保護高齡者免去被業務員不當推銷保單,高齡化客羣購買金融商品必須錄音錄影。示意圖/ingimage
高齡消費者強化保護措施可能鬆綁。金管會主委彭金隆18日指出,金管會持續落實中高齡客戶友善金融環境,將會「去標籤化」。彭金隆認爲,目前金融環境不友善,例如限制高齡化客羣購買金融商品必須錄音錄影,但部分高齡族羣相當健康,因此不應該一刀切。
金管會過去爲了保護高齡者免去被業務員不當推銷保單,加強保障高齡者權益,其中傳統型保單銷售過程強制錄音錄影的年齡門檻爲65歲以上客戶,且65歲以上購買有保價金的保險商品等條件客戶,應該在銷售後且同意承保前再用電話訪問、視訊或遠距訪問。
彭金隆今日指出,臺灣面對高齡少子化社會,平均年齡未來幾年將會快速拉昇,每個人都必須審慎考慮退休議題,因爲只要活着就要面對。
他認爲,面對退休會存在兩個心理帳戶,第一,對自己風險看法,主觀與客觀不同,彭金隆舉例,過馬路風險不低於坐飛機,但民衆不會爲了過馬路買保險,可以發現人在面對風險評估有相當大的差距,如果用在退休議題上,退休風險每個人感受不同,有些人會覺得退休規畫是之後的事,直到即將面臨退休纔會發現退休金準備不足。
第二,彭金隆以行爲經濟學舉例,指出人在面臨眼前與長遠利益上,傾向認爲眼前利益具有高價值,反映將金錢留到年老後再花費,是人性很大挑戰,他認爲退休要越早越好、越快越好、越充足越好,每個人在衡量手中資源並面對退休,除了要量力而爲,也要選對工具,自然積累可以產生效果。
彭金隆說,政府立場可以協助退休族很多事情。第一,去標籤化,建構落實中高齡客戶友善金融環境,他認爲,目前金融環境不友善,例如限制高齡化客羣購買金融商品必須錄音錄影,但部分高齡族羣相當健康,因此不應該一刀切。
此外,彭金隆並提到,銀行未來將會提供更多新融資工具,例如反向房貸是否更適合未來中高齡社會趨勢,或是信託與保險結合確保保險金運用在想做的事情上。
第三,創造更好未來儲備退休環境,幫忙臺灣民衆打造更值得信賴的退休環境,金融機構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必須成爲金融市場退休後盾,要善盡社會責任,讓金融商品成爲照顧退休族羣下半場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