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關稅壓力企業放無薪假 中市勞工局提醒:本國外籍不可差別待遇
美國關稅衝擊,臺中是重災區,不少企業放起無薪假。勞工局提醒,放無薪假須對本國、外籍勞工一視同仁,不可本國勞工放無薪假、外籍移工照常上班。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美國關稅風暴延燒,勞動部1日公佈實施減班休息(即俗稱「無薪假」)的勞工數4863人,創今年新高。臺中是精密機械產業重災區,上月也有969人放無薪假;勞工局提醒,企業放無薪假必須對本國、外籍移工一視同仁,不可本國勞工放無薪假、外籍移工照常上班。
勞動部公佈,截至9月1日,國內製造業放無薪假的企業共245家,人數4863人,其中受到美國關稅影響放無薪假的企業118家、3055人;臺中市勞工局上月統計,放無薪假的企業43家、969人,美國關稅是主要原因,受影響者爲33家、891人。
勞工局長林淑媛表示,企業放無薪假期間,如果讓從事相同工作性質的本國勞工減班,卻讓外籍移工正常出勤,甚至因此積欠本國勞工薪資,違反就業服務法第42條「妨礙本國人就業機會與勞動條件」,可處6萬到30萬元罰鍰,勞動部也得依違反人數1比1廢止聘僱並管制2年。
林淑媛指出,過去臺中企業面臨產業衝擊如疫情期間,曾出現「本國勞工放無薪假、外籍移工正常上班」的情形,這波關稅衝擊迄今尚未接獲這類通報,但還是要提醒各企業,本國勞工與外籍移工都是勞動法令保護對象,要放無薪假必須一視同仁,不可差別待遇。
勞工局表示,爲協助企業因應美國關稅衝擊,,已在官方網站建置專區,針對安心就業、職能充電、安穩僱用、失業再就業、職場接軌、勞工保護等6大面向,提供共20項服務;此外如果企業主對聘僱外籍移工相關法令有疑問,可洽勞動力發展署1955專線或勞工局跨國勞動力事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