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消費遇冷,火爆的Crocs也開始玩不轉了?

洞洞鞋成爲不少人夏季必備單品。

四面透氣透水,不懼高溫或雨水,不分場合不分男女,洞洞鞋基本都能完美滿足這些需求。之前一度被吐槽是“醜鞋”的洞洞鞋,如今搖身一變成了爆款產品。提起洞洞鞋,率先想到的品牌可能就是Crocs,而且按照現在洞洞鞋的普及和熱度,被稱爲“洞洞鞋鼻祖”的Crocs應該賺得盆滿鉢滿吧。

然而實際情況卻是,Crocs第二季度業績遭遇“滑鐵盧”、股價應聲出現大跌。Crocs究竟是怎麼了?難道真的已經觸及增長的天花板了嗎?

業績報告一出,Crocs股價暴跌近30%

美國當地時間8月7日,洞洞鞋製造商Crocs發佈了2025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在報告期內,Crocs實現營收11.49億美元,同比增長3.4%;淨虧損高達4.92億美元。Crocs對此稱,主要是因爲對25億美元收購的休閒鞋品牌Hey Dude計提超7億美元減記。

這還不算完,Crocs在業績報告中公佈了2025年第三季度業績展望,這或許是引發Crocs股價出現大波動的一個重要原因。

關於2025年第三季度業績,Crocs預計營收同比下降9%-11%,明顯區別於之前分析師普遍預測的輕微增長。Crocs公佈最新的業績報告之後,其股價一夜之間就大幅度降低了近30%,觸及近3年以來的最低點,同時也是Crocs 10多年以來最大的單日股價跌幅。

Crocs曾在2023年賣出1.2億雙鞋,平均每分鐘售出228雙,全年收入接近40億美元。然而近年來增速逐漸放緩,呈現出明顯的頹勢。

Crocs創始人最初只想做一雙適合划船的鞋,但是後來卻憑藉“醜”闖出了名堂,在衆多常規版鞋子中,Crocs的洞洞鞋又何嘗不是一種“特立獨行”。隨着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不願意被常規審美所侷限,他們也開始願意爲這種標新立異買單,畢竟“醜也是一種美”,而且不爲愉悅別人只“悅己”。

那時候穿上Crocs洞洞鞋,無異於人羣中最靚的仔,再加上Crocs還提供了DIY樂趣,消費者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挑選不同的鞋花裝飾在洞洞鞋上,這樣一來即便大家買的都是同一款基礎洞洞鞋,但是不同人穿出來的效果還是不一樣的,依舊能夠滿足消費者的差異化、個性化需求。

就像“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一千個穿洞洞鞋的人中也有一千個洞洞鞋形式”,而且穿洞洞鞋更多地傳遞出來的是一種鬆弛感、個性化、舒適性,這讓年輕人怎能不愛?

洞洞鞋依舊火熱,Crocs爲什麼“降溫”

現在走在路上,還是能夠看到不少人都踩着一雙洞洞鞋,但要是細究這些洞洞鞋的品牌,可能Crocs並不是第一選擇。

很大原因是Crocs太貴了。一開始Crocs便定價不菲,普通款從200元到2000元不等,稀缺聯名款價格自然更高。而且洞洞鞋鞋花也不便宜,售價一般也在30-130元不等。這樣成套算下來,Crocs洞洞鞋價格至少要300元左右。

初期市場上的洞洞鞋產品較少,Crocs作爲代表品牌,自然很容易吸引消費者目光,而且消費者也願意爲這種潮流和個性買單,這爲Crocs帶來了很高的銷量。不過,不能忽視的是,在購買Crocs洞洞鞋的消費者中,依舊有不少聲音說“賣得太貴”。

而且Crocs的這股“醜鞋風”,來得快去得也快,一方面因爲時尚是個輪迴,前幾年穿洞洞鞋被看做是時尚的表現,但是這幾年可能就搭不上邊了。另一方面現在市場上的“醜鞋”也不斷增加,除了洞洞鞋之外,勃肯鞋、溯溪鞋等都成爲了新的“醜鞋”購買對象,搶佔了一部分洞洞鞋的市場份額。

現在還在穿着洞洞鞋的人,無非是看中它方便、舒服和便宜。在此情況之下,Crocs可能越來越不沾邊了,要論性價比Crocs太貴,要論醜也有新的替代品存在。再加上Crocs在死守高價的同時質量卻沒能跟得上,被消費者拋棄也在情理之中。

前段時間,就有媒體報道稱,4名消費者原告對Crocs提起聯邦集體訴訟,指控其標誌性洞洞鞋在高溫和日曬條件下存在縮水變形風險,品牌未向用戶充分披露這一潛在缺陷。在社交平臺也能夠看到關於Crocs洞洞鞋質量拉胯、穿久變形的吐槽。

時髦的年輕人不買賬了,Crocs開始走打折路線,目前在淘寶Crocs官方店鋪可以看到醒目的“全場低至5折起”“疊券滿700減125”“2件9折3件8折”等。只是精明的消費者早就不滿足於此,之前還有一部分人到韓國專櫃“海淘”,而現在的消費者則是更看重“好價”,單純的折扣很難吸引他們。

歸根結底,Crocs並沒有真正講好高價故事,之前尚且能夠憑藉時尚獲得銷量,現在可能逐漸站到了時尚的邊緣。

同質化困擾Crocs,正在被平替搶佔市場

洞洞鞋爆火之後,市場上開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同類型產品和品牌,大多數知名鞋類品牌都推出了這一品類,擠壓了Crocs的市場份額。更爲致命的是,跟這些品牌的洞洞鞋相比,Crocs在價格上並不佔優勢。

這也就不難理解爲什麼“Crocs賣得貴”的聲音越來越多,以前消費者還能夠說服自己爲品牌、故事買單,在洞洞鞋“氾濫”的情況下再去買Crocs就顯得有點傻了。更何況,除了知名鞋類品牌的洞洞鞋之外,拼多多平臺上的洞洞鞋更加便宜,低至10元以內最高也不過100元左右,對比之下做出選擇應該並不困難。

而Crocs之所以能夠被其他品牌甚至是白牌輕鬆替代,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爲缺乏競爭壁壘。比如在洞洞鞋外觀上,Crocs沒有及時申請好外觀專利,導致其他品牌可以隨意使用,再加上在相似的外觀下,洞洞鞋的質量可能還不如其他品牌,都導致了Crocs失去了核心優勢。

至於一些營銷層面的賣點宣傳,也很難經得起推敲,比如在“舒適”賣點之下,卻有不少消費者反映磨腳、不跟腳、不如人字拖舒服等。這樣一來,要讓消費者購買Crocs更加沒有說服力了。

現階段,對於Crocs而言,不僅面對來自多個品牌的“圍剿”,而且自身優勢也沒有真正建立起來,或許這正是Crocs“遇冷”的原因。從之前的概念驅動中跳出來,真正轉向產品創新和功能創新,或許是Crocs改變現狀的方式。

首先提升價格競爭力,Crocs的優勢在於品牌影響力,但如果只靠品牌來支撐價格在當下顯然很難走通,畢竟現在市場上不乏既有品牌力又有價格優勢的洞洞鞋。

其次加大產品創新,在保持洞洞鞋這一品類的基礎上,Crocs或許也可以針對新的消費需求來開發新的品類,更好地滿足多元化消費需求。當然無論是洞洞鞋還是其他新品,都需要打好品質基礎。

在具備上述優勢的情況下,Crocs才能更好地講述品牌故事,而消費者或許也更願意爲這樣的品牌和產品支付一定的溢價。總的來說,Crocs必須儘快做出調整,這樣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迎來新的轉機。

結語

“洞洞鞋鼻祖”Crocs業績正在經歷“過山車”,從當初的一年銷量1.2億雙鞋,變成了現在的股價大跌近30%。究其原因,與Crocs洞洞鞋價格貴、市場競爭激烈有很大關係,現在的消費者變得越來越精明,僅憑營銷很難真正打動他們。站在目前的十字路口,等待Crocs的可能不是重回光明就是無聲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