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更年期困擾!醫喊6習慣改善情緒、睡眠與骨密度

地中海飲食、規律運動等健康的生活型態,有助於改善女性更年期不適。(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每年10月18日爲世界更年期日,今年國際更年期醫學會以「生活型態醫學在更年期健康中的角色」爲主題,強調透過非藥物介入方式,協助女性以健康的生活型態度過更年期。研究證實,地中海飲食可改善更年期女性的情緒與代謝指標,每週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搭配阻力訓練,有助維持骨密度。

臺灣更年期醫學會表示,更年期通常發生於停經前後約45至55歲間,這雖是自然的生理老化過程,但伴隨而來的荷爾蒙變化會引起各種身體不適,不僅可能影響生活品質,還可能增加慢性病風險。

臺灣更年期醫學會表示,根據國際最新實證研究,「生活型態醫學」涵蓋健康飲食、規律運動、修復性睡眠(深度睡眠)、健康人際關係、心理健康及避免有害物質等六大支柱,能有效減輕更年期症狀、改善睡眠品質、提升心理健康、促進體重管理,並降低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羣及骨質疏鬆風險。

綜合多項研究指出,地中海飲食與規律運動(如每週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搭配阻力訓練),可有效改善情緒、代謝功能及減輕熱潮紅等症狀;充足睡眠則與認知功能及心血管健康密切相關。

此外,良好的社會支持網絡不僅能緩解更年期不適,更可降低死亡率,突顯人際關係對健康的重要性。更年期婦女有空多找好朋友喝咖啡聊天敘舊,或相約運動踏青、共享健康美食,不僅有助身心放鬆,還能幫助度過更年期不適。

臺灣更年期醫學會理事長賴宗炫指出,生活型態醫學提供了一個具成本效益、容易取得的照護方式,不僅能改善症狀,更能預防長期慢性病。臺灣更年期醫學會希望透過推廣這些實證有效的方法,讓每位女性都能掌握自身健康,並促使社會各界重視與支持女性的更年期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