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中國藥企頻成國際學術會議亮點
參考消息網7月16日報道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7月15日報道,一份新的報告顯示,在美國舉行的全球規模最大的癌症研究會議上,中國藥物研發成本優勢與效率優勢獲得認可,企業競相採購中國創新技術。
報道稱,美國經紀公司傑富瑞集團14日在其報告中稱,在美國臨牀腫瘤學會上個月召開的年會上,近三分之一的展示涉及來自中國企業的候選藥物。報告指出,中國企業在今年的活動上做了73場展示,而10年前只有1場。
此次活動爲創新藥研發企業提供了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尋找潛在合作伙伴,加速候選藥物在全球市場開發的機會。
報告說:“鑑於成本效益、進度加快和質量保證,跨國公司正越來越多地將目光投向中國生物技術公司和資產。”隨着暢銷藥的專利到期,跨國公司面臨價格可能大幅下跌的壓力越來越大,它們發現中國是一個越來越有吸引力的地方,可通過許可協議獲得開發權。
報道稱,這類交易通常賦予收購方獨家權利,通過開展大規模臨牀試驗,並在雙方約定的特定市場申請批准上市,開發已展現良好療效和安全性的藥物。一般來說,發明這些藥物的中國企業保留其國內市場的相關權利。
根據中國醫藥諮詢公司藥時代的數據,今年前三個月,中國醫藥出海共計33筆,已披露金額超362億美元。
報告援引麥肯錫諮詢公司的數據稱,中國領先藥企可在12至20個月內推出進入臨牀試驗階段的候選藥物,而全球行業平均水平爲24至36個月。
報告還說,中國龐大的人口數量也使得腫瘤臨牀試驗的患者入組速度是世界其他地方的2到5倍,而供應鏈成本優勢也降低了藥物的開發成本。
傑富瑞集團說,儘管與2024年相比,今年頭5個月中國候選藥物許可交易的平均值增加了25%,達5.21億美元,但是中國生物技術資產的交易價格仍然比全球可比交易低40%至50%。(編譯/鄭國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