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紅利資產成資金“避風港”,機構仍然看好啞鈴型配置策略
今年以來,港股市場持續活躍,疊加低利率環境,以金融、能源、公用事業、地產等爲代表的高股息板塊憑藉高分紅的優勢,吸引了衆多避險資金流入。截至5月16日,南向資金近3個月淨流入金融業、能源業、公用事業、地產建築業等高股息板塊超1300億港元。今年以來,港股紅利主題ETF淨流入近百億元,基金規模實現大幅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險資機構頻頻舉牌港股高股息品種。在險資加速入市的背景下,業內機構預計,高股息屬性突出的港股市場紅利資產或是險資未來持續加大權益資產配置的重點方向之一。中期來看,公募改革或進一步增加國內資金配置港股的需求,估值相對較低且受政策支持的港股科技和消費板塊具有吸引力;高股息的紅利資產仍可作爲底倉配置,可以沿着一季報業績穩定的方向尋找投資線索。(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