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喊「超級長牛」?網狠酸:30年躺著數錢…敢歐印嗎

陸港股ETF 績效驚豔。聯合報系資料照

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近日預測,港股將迎來「超級長牛」,中長線行情可望延續20至30年,並強調資本市場將取代房地產成爲核心,引導財富向科技與新消費產業轉移。此言一出,PTT股板隨即掀起熱議,有網友直呼「20~30年耶,買陸港股人生直接躺着數錢」,並反問「還需要買其他股票嗎?」

根據媒體報導指出,張憶東認爲香港金管局收緊流動性、外資壓低互聯網股價格只是短期衝擊,隨着美國降息、外資平倉,港股有望反轉。他預測恆生指數第4季可能站上28,000點,恆生科技指數挑戰6,200點,中長期更能迎來持續20至30年的長牛行情,創新藥、新消費及AI等產業將成爲長線配置主軸。

有網友在PTT轉貼新聞,該篇貼文引來大量留言,部分網友直接喊單:「好,我歐印了」、「大陸就是牛逼」、「錢進鹿港蒿吐露絲」,甚至有人半開玩笑地說「刪APP,30年後再看」。支持者認爲中國股市受惠資金迴流,確實存在長線機會,有人更直言「經濟指標確實不錯,未來可期」。

不過質疑聲浪同樣強烈,反對派冷嘲「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先突破2007年高點再吹吧」、「去年十月才收割一波,韭菜又長出來了」,並有人提醒「1人賺9人賠,不跟」。部分網友則酸度滿點,連結歷史梗調侃「秦始皇摸電線、贏麻了」,也有人把「扣掉高點」搬出來戲謔,認爲過度看多隻是一場又一場「鬼故事」。

另有一派則持中立觀點,提醒長期幾乎所有市場都呈上行,不必過度誇張「20至30年長牛」的說法,建議一般投資人還是「乖乖臺美股就好」;也有人提出「牛1到2年合理,但分批佈局才安全」。總體來看,這場討論在樂觀與懷疑之間來回拉扯,港股能否真如專家預言般「躺着數錢30年」,仍是未解的問號。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