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概念追蹤 超1400萬人申請國補買手機等產品 手機產業鏈迎短期正面催化劑(附概念股)
春節前,手機、平板、智能手錶等購新補貼在全國實施,購買價格低於6000元的這三類產品,可享受15%的補貼。
江蘇淮安一家手機賣場,銷量對比之前上漲了400%。
智通財經APP獲悉,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1月20日至2月1日,已有1470.4萬名消費者申請了1886.7萬件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
中國家用電器商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吳鹹建告訴記者,國內已有30個省份出臺了手機、平板、智能手錶等數碼產品以舊換新國家補貼實施細則。
有商家表示,近期手機銷售額同比實現了倍數級的增長。
今年“國補”實施一週以來,手機“國補”落地的省份新增了17個,從1月20日的13個省份,增至30個省份,包括黑龍江、雲南、海南、北京、內蒙古、廣西、吉林、上海、江蘇、廣東、四川、湖南、江西、河南、湖北、重慶、貴州、陝西、新疆、福建、浙江、遼寧、天津、山東、青海、安徽、寧夏、山西、甘肅、河北。
大摩表示,重申補貼將成爲智能手機OEM和供應鏈的短期正面催化劑,並預計小米、舜宇光學科技、瑞聲科技、比亞迪電子及丘鈦科技將成爲主要受惠者。
手機產業鏈相關企業:
小米集團-W(01810)、舜宇光學(02382)、瑞聲科技(02018)、比亞迪電子(00285)、丘鈦科技(01478)
銷售平臺核心企業:
京東集團-SW(09618):中銀國際發表報告指出,內地家電以舊換新補貼計劃擴大至小型家電、空調和手機,增強該行對京東的信心。考慮到京東於電子產品和家電領域的領先地位,該行料其去年第四季的收入或超預期,按年料升9%,高於市場預期升6%。此外,該行料京東去年第四季非通用會計準則淨利潤亦將超過市場預期。該行提及,京東現價相當於預測市盈率8.1倍,估值偏低,加上股東回報,使京東成爲電商平臺領域中的首選股。
本文源自:智通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