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版國安法實施5年 學者:寒蟬效應蔓延、經濟角色轉變
自2020年6月30日《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香港社會與政治生態出現劇烈變化。 (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港版國安法實施五年週年對港人生活的衝擊與反思座談會。(圖/郭羽倫攝)
自2020年6月30日《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香港社會與政治生態出現劇烈變化。中華港澳之友協會7日舉辦「港版國安法實施五年週年對港人生活的衝擊與反思」座談會,邀集多位港臺學者分析國安法對香港社會的影響。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常務理事洪耀南表示,國安法的實施是一場從街道、校園、法庭的全面滲透。他並指出幾個方面,一、國安法並未讓人更安全,反令民衆更安靜、更小心;二、香港正逐步被納入國家資本主義的治理架構,其經濟角色,從國際平臺轉爲國內附庸;三、學術與創意空間因「寒蟬效應」而枯竭,自我審查制度化;四、司法體系產生「法律外的法律」,特設法庭與特選法官逐步改寫法治概念。
臺灣香港研究學會理事長陳健民則認爲,國安法與後續的維護國安條例實施後,港府開始進行搜捕,清除體制內反對派,同時打壓傳媒和整肅教育。他表示,北京仍試圖保留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但實質上香港已愈加融入中國的治理體系。隨着40萬中產港人移居海外,香港社會出現遠離政治、切割生活的適應現象。
在社會層面,陳健民指出倡議性和服務性組織仍然運作,但是難以採取社會行動。另外由於經濟較不景氣,更多港人選擇淘寶購物和北上消費,但基本感覺生活大致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