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近8600名教師受“勵耕計劃”資助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尹曉軍)“就在我爲手術費發愁時,學校通知我符合‘勵耕計劃’的資助條件。這不僅是一筆救命錢,更是黨和政府送給我們全家的‘定心丸’……”因做髖關節置換手術,去年,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教師劉琪(化名)收到了一筆“勵耕計劃”資助款,解了家裡的燃眉之急,讓身處困境的他感受到了關愛和溫暖。

實際上,在甘肅,像劉琪這樣的情況並非個例。甘肅省教育廳提供的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4年,勵耕計劃困難教師資助項目累計投入資金8988萬元,資助該省中小學幼兒園困難教師8596人。該項目的順利實施,緩解了部分教師因病或家庭突發變故所造成的經濟壓力,提升了廣大教師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2023年初,隴南市徽縣鄉村幼兒園教師楊花(化名)被確診爲乳腺癌,先後經歷多次治療。“面對20餘萬元的治療費用,即便醫保報銷後仍需自付11萬餘元,經濟的重擔幾乎壓垮了我。”楊花說,“勵耕計劃”項目伸出了援手,照亮了自己與病魔抗爭的道路,也讓她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

甘肅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省聚焦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重點任務,將困難教師資助作爲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補充舉措。同時,建立省、市、縣、校四級管理員負責制,做到評審公開、過程透明、標準統一、程序規範,確保資金及時發放到位,營造濃厚的尊師重教氛圍,讓受助教師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對教育事業的重視和對教師羣體的關愛。

此外,各地各校堅持每年在教師節通過典型事蹟宣傳報道、走訪慰問等形式,以及聯合公益組織舉辦相關活動,吸引社會各界參與教育公益事業。在各類評選活動中,各地堅持向基層一線教師傾斜,充分發掘優秀典型,激發了廣大教師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我們還定期對受助教師進行回訪,瞭解他們的生活和工作狀況,以及是否還有其他困難需要解決等。許多受助教師說,要更加珍惜這份工作,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敬業精神投入教育教學中。”採訪中,定西市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教師羣體的生活狀況和工作需求,積極參與到關心關愛教師的行動中來,形成了良好的社會風尚。

此外,在勵耕計劃教師培訓項目實施方面,近兩年,甘肅通過線上線下方式累計培訓特殊教育、心理健康等專業教師1293人,有效提升了教師專業素養,爲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作者:尹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