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說·地評線】飛天網評:爲民企發展注入強大精神力量
就業是民生之本。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完善就業優先政策,加大各類資金資源統籌支持力度,促進充分就業、提高就業質量”。今年以來,各地積極主動作爲,勇於擔當擔責,持續開展春風行動,強化勞務對接,舉辦招聘服務活動,幫助勞動者實現就業。
要把握就業重點。就業一頭連着民生福祉,一頭連着經濟發展。各地在持續開展春風行動的過程中,既要落實國家層面的就業優先政策,也要聚焦聚力,把握就業重點,針對不同的就業羣體,採取不同的政策舉措。針對務工人員,各地設置“專家助就業、沉浸式助力求職、精選企業帶崗”等多個環節,提供及時的就業服務需要。針對高校畢業生,各地紛紛開展“千企萬崗高校行”活動,面對面提供更多就業崗位。針對農村勞動者特別是脫貧人口,各地通過“零工市場”和“零工驛站”提供全天候服務。針對大齡、殘疾、較長時間失業等就業困難羣體,各地通過開發公益性崗位爲他們提供及時的就業幫助。通過詳實精準的就業幫扶與支持,有力促進了各類羣體的高質量充分就業。截至3月5日,全國已累計舉辦各類招聘活動4.1萬場,發佈崗位3100萬個;發出務工人員專車、專列、包機2.9萬輛(列、架)次,輸送勞動者91萬人。
要拓展就業崗位。對於各地各部門而言,要更好地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關鍵要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要擴大就業“蓄水池”。從開展專題招聘會,到綜合招聘會,從舉辦線下招聘會,到線上招聘會,從開展“直播帶崗”,到“就業直通車”等,各地持續構建全域招聘體系,主動深入企業和生產第一線,摸清各類就業羣體的實際需求,不斷拓展就業崗位。各地要重點聚焦產業發展、擴大消費、重大項目和民生服務領域,爲勞動者廣開就業門路。要深入挖掘先進製造業等新質生產力的就業潛力,穩定製造業就業規模,創造更多高質量的就業崗位。要大力推動消費新熱點轉化爲就業的新渠道,帶動相關領域的就業增長。要注重發揮重大工程帶來的就業增量,更大範圍實施以工代賑,擴大就業容量。要在保障民生、發展縣域經濟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中,拓寬城鄉基層服務的就業空間,發揮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就業主渠道作用,增強就業的吸引力。總之,各地要多維發力,激盪就業的源頭活水。
要優化就業服務。各地各部門既要加快落實就業優先政策,更要優化就業服務,爲各類勞動者提供更加務實的就業保障。在就業崗位對接上,各地各部門要做到詳實摸排、精準對接,爲供需雙方提供便捷高效的就業信息。在服務模式上,各地要深化“家門口就業”服務模式,開展社區職通車行動,及時組建促進就業專項服務隊,走訪轄區內用人單位,形成崗位清單,通過“線上+線下”雙線宣傳,在社區網格微信羣推送招聘會相關信息、在公告欄張貼“家門口就業”主題海報,通過高頻次、高質量的招聘活動與技能培訓,促進人崗精準對接。在服務機制上,各地要主動作爲,打通就業服務“最後一公里”,依託區域勞務協作機制,持續優化人力資源對接,組織黨員就業幫扶先鋒隊深鄉鎮村(社區)開展防止返貧巡迴招聘活動,爲就業羣衆提供全天候服務。
責任編輯:車丹清
來源: 中國甘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