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山東威海蔘訪吉呈軒 體驗銅版畫非遺文化

銅版畫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版畫技法,其工藝講求精細雕刻與多層次的表現力,被列爲非物質文化遺產。「吉呈軒」展廳面積 400 多平方,同時可以容納 100 人研學活動,此基地是非遺專案「傳統鋦藝」傳習所。亦是山東銅版畫藝術的重要傳承基地,致力於推廣與保護這項珍貴文化,並以其精湛的工藝、嚴謹的製作流程和對傳統藝術的尊重,成爲當地極具代表性的銅版畫藝術工作坊。工作室內也陳列着多種傳統技藝的古老藝術品,展示了這門藝術的細膩以及深度,吸引衆多藝術愛好者和文化研究者前來參觀學習。

吉呈軒致力於推廣、保護傳統文化 (圖/臺灣青年創客發展協會)

製作銅版畫的過程中,吉呈軒非遺傳承人耿海勝師傅親自爲學員們講解這項技藝的歷史背景與技術要點。他提到:「銅版畫不僅是一種藝術表現,更承載着歷史與文化,每一刻痕既是對傳統的傳承也是創新。」在耿海勝師傅的帶領下,學員們嘗試使用鐵槌在銅板塊上雕刻作畫、使用彩筆上色,從起初的生澀到逐漸掌握技巧,深刻體會到銅版畫對耐心與技藝的要求。

學員們看完示範後認真製作銅版畫 (圖/臺灣青年創客發展協會)

透過此次沉浸式體驗,學員們不僅學習到傳統銅版畫技藝,也親身感受到非遺文化的迷人之處,進而反思在數位時代,手工技藝如何在現代生活中延續與發展。許多學員表示,很喜歡這次的體驗,除了親手創作屬於自己的作品,也讓他們對非遺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激發了他們對傳統藝術的珍視與敬仰,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機會參與類似的工作坊,將這份藝術的感動與價值傳遞給更多人。

學員們的銅版畫體驗成品 (圖/臺灣青年創客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