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浦城法院多元調解化紛爭 護航成長築未來
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瑩 通訊員 張霞 鄒守靜
“我們一定按約賠償,以後肯定會好好教育孩子。”近日,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人民法院水南人民法庭充分發揮多元解紛機制優勢,聯合南浦派出所民警、特邀調解員成功調解一起未成年人毆打他人引發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糾紛案件。
2023年12月底,小志與小武(均爲化名)兩名未成年人在某KTV內與張某發生衝突,並將其毆打致輕微傷住院。事後,因對賠償事項協商未果,張某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小志、小武及二人的監護人、某KTV共同賠償醫療費、誤工費等費用。
案件受理後,承辦法官查閱案件材料、瞭解基本情況,同時聯繫南浦派出所調取相關資料,認真斟酌判斷各方責任。考慮到該案糾紛由未成年人侵害他人引發,需要在有效化解各方矛盾、落實賠償的同時,也給孩子和家長們上一課,避免再次出現暴力事件,承辦法官決定對該起糾紛開展多元調解。
確定辦案思路後,承辦法官在徵得各方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邀請特邀調解員、南浦派出所民警一同到水南法庭參與調解工作。
調解室內,民警充分發揮羣衆基礎好及瞭解現場情況的優勢,幫助各方釐清事件脈絡,同時向各方當事人講明利害關係;特邀調解員憑藉豐富經驗,從情理角度安撫各方當事人情緒,減輕他們的對抗心態;承辦法官則抓住時機,着重從法律條文、社會影響等維度進行深入剖析,詳細講解了未成年人侵權的法律責任,強調家庭教育與監護責任的不可或缺性,同時還向涉案KTV講解了作爲經營場所應當承擔的安全保障義務及管理職責,明確指出其不應讓未成年人進入。
最終,通過“民警說理+調解員說‘情’+法官說法”的方式,各方對賠償事項達成了調解協議。
此外,承辦法官瞭解到,涉案兩名未成年人家庭都存在一定的家庭教育缺失或者家庭教育不當的情況,在案件調解結束後,當即向涉案未成年人家長髮出《家庭教育指導令》。
據介紹,浦城法院將以創建“楓橋式人民法庭”爲契機,積極踐行多元調解糾紛理念,持續打造“法護家安”家事少年審判品牌,做實做優未成年人幫教工作,提升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水平,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