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用戶破1.2億,月活連跌14季,騰訊音樂的“甜蜜”與“煩惱”

當全球音樂產業在AI作曲、元宇宙演唱會等新技術浪潮中激烈競逐時,中國數字音樂市場的“隱形冠軍”騰訊音樂交出了一份令人驚喜的答卷——2025年一季度營收73.6億元、淨利潤22.3億元,核心業務在線音樂收入佔比逼近80%。

然而,這份財報的B面,是活躍用戶連續14個季度流失的隱痛,是字節跳動“汽水音樂”以抖音生態爲矛直插腹地的威脅,更是本站雲音樂以社區黏性實現反超的步步緊逼。

數字音樂市場的戰火從未停歇,但勝負手已悄然轉移:從版權爭奪轉向生態閉環,從付費訂閱轉向場景滲透,從流量收割轉向價值深耕。

當騰訊音樂用“提純用戶”築起護城河時,對手們正以更鋒利的武器——短視頻的即時滿足、車載場景的碎片化消費、AI的精準投喂——撕開缺口。

這場戰役的終局,或許不屬於某個單一平臺,而是屬於那些能同時駕馭技術、內容與用戶心智的“全能王者”。

財務亮眼但用戶根基動搖,在線音樂“量價雙升”能否持續?

騰訊音樂發佈的一季度財報展現出高質量增長態勢。報告期內,公司營收達73.6億元,同比增長8.70%;調整後淨利潤爲22.3億元,同比增長22.8%。

其中,在線音樂業務作爲核心增長引擎表現亮眼,在線音樂服務收入達58.0億元,在線音樂訂閱收入爲42.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9%和16.6%。​

從核心數據來看,付費用戶規模與付費率延續了過去幾個季度的增長趨勢。本季度,在線音樂付費用戶數同比增長8.3%,達到1.229億;單個付費用戶月均收入(ARPPU)從2024年同期的10.6元提升至11.4元。​

儘管付費業務成績斐然,但騰訊音樂在用戶基數維護方面仍面臨嚴峻挑戰。自2021年四季度首次出現同比下滑以來,截至今年一季度,其在線音樂月活躍用戶數已連續14個季度同比下降。

今年一季度,月活躍用戶數環比流失100萬,目前爲5.55億。隨着主打“免費暢聽下載”的汽水音樂加速佈局市場,這一維護難度還將進一步加大。​

海豚智庫分析顯示,汽水音樂自去年下半年重啓攻勢後,月活躍用戶規模顯著提升,今年年初已接近1億大關。QuestMobile發佈的2025春季中國移動互聯網實力價值榜也印證了汽水音樂的市場潛力,其以11.48%的活躍滲透率躋身90後人羣媒介偏好APPTOP10。

此外,艾媒諮詢《2024年中國音樂行業發展狀況與消費行爲調查數據》報告指出,48.6%的用戶僅偶爾在音樂平臺付費,25.7%的用戶有長期付費習慣,另有25.7%的用戶從未在音樂平臺進行付費。

這表明,儘管用戶付費意識有所增強,但在線音樂市場的付費模式尚未完全成熟,騰訊音樂單純依靠“提純”用戶獲取利潤的道路依然充滿挑戰。

社交娛樂業務萎縮,抖音系衝擊下的“第二曲線”困局

當會員規模逐漸觸及增長天花板,騰訊音樂若想持續維持財報中亮眼的付費數據,從根源上減少免費用戶佔比無疑是高效策略。

然而,會員付費模式的核心本質,實則是一場圍繞持續價值交付能力的激烈競爭。

騰訊音樂若要在這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關鍵在於不斷提升用戶對其服務的價值感知,而豐富多元的音樂資源儲備與優質卓越的使用體驗,正是獲取用戶認可的重要砝碼。

在音樂資源佈局上,騰訊音樂已積累可觀的內容儲備。截至2024年年底,其授權及共創的音樂與音頻曲目總量已超2.6億首;獨立音樂人註冊數量較上一年新增10萬名,總數達58萬名。

進入2025年一季度,騰訊音樂進一步鞏固內容合作版圖,不僅與索尼音樂娛樂、英皇娛樂和滾石唱片完成續約,還深化了與韓國Starship娛樂、YG娛樂,以及日本ACG娛樂廠牌KADOKAWA的合作關係,同時與說唱音樂經紀公司種夢音樂D.M.G達成深度戰略合作。​

不過,騰訊音樂在內容賽道並非一枝獨秀。2024年,本站雲音樂在版權儲備方面同樣收穫頗豐,與福茂唱片、CJ娛樂、Kakao娛樂等達成合作;同時,其平臺吸引力不斷增強,成功吸引超77.4萬名獨立音樂人註冊,這些音樂人累計上傳約440萬首原創音樂作品。

汽水音樂也憑藉與抖音的協同效應,在內容生態建設上成績斐然。雙方共同發起的“看見音樂計劃”吸引超12萬首歌曲參與,助力1.6萬首歌曲藉助短視頻走紅,其中超50首歌曲全網流媒體年播放量突破1億。

截至2024年末,34萬音樂人入駐抖音開放平臺,汽水音樂歌曲收藏量前3000的TOP音樂人在抖音全年漲粉超300萬。​

在業務結構方面,騰訊音樂的社交娛樂業務面臨較大壓力。今年一季度,該業務營收同比下滑11.9%,降至15.5億元。

雖然從同比下滑幅度來看,社交娛樂服務業務顯現出一定的企穩回升態勢,但抖音、快手、小紅書等互聯網頭部平臺帶來的競爭分流影響持續加劇。短期內,騰訊音樂的社交娛樂業務仍大概率延續收縮趨勢。

未來增長猜想:車載音樂與AI或成關鍵戰場

近日,有消息稱,騰訊音樂正謀劃收購喜馬拉雅,且該項交易早在兩個月前便已啓動。

面對這一傳聞,喜馬拉雅相關負責人迴應稱尚不知情。不過常言道“空穴來風,未必無因”,事實上,這一傳聞並非毫無徵兆。

早在2022年,就有消息稱騰訊音樂與喜馬拉雅曾就合作展開接觸,但由於管理權分配存在分歧,雙方談判最終陷入僵局。​

在車載音頻市場領域,競爭正變得愈發激烈。作爲騰訊音樂2024年重點拓展的應用場景之一,車載音樂消費市場備受矚目,而本站雲音樂同樣對這片藍海市場志在必得。

億歐智庫在2025上海車展期間發佈的《2025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展後洞察報告》顯示,本站雲音樂車載版已成功覆蓋九成以上車企及相關車型,成爲炙手可熱的車載音頻品牌。

與此同時,在2025上海車展上,喜馬拉雅車聯網事業部總經理武冰冰透露,喜馬拉雅目前已與超80家車企達成合作,覆蓋98%的網聯車型,其活躍用戶日均收聽時長更是達到95分鐘,展現出強勁的市場競爭力。​

若騰訊音樂此次真能成功收購喜馬拉雅,這無疑將是一次極具戰略價值的佈局。

一方面,能夠顯著強化騰訊音樂在車載音頻市場的競爭力,爲其開闢新的增長路徑與發展機遇;另一方面,還可藉助喜馬拉雅在UGC+PGC內容生態方面的優勢,進一步豐富自身內容品類,滿足用戶多元化的音頻消費需求,從而提升用戶粘性與活躍度。​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一季度,騰訊音樂推出的《盜墓筆記》多人有聲劇一經上線便迅速走紅,以驚人的速度創下平臺最快破千萬播放量的有聲劇專輯紀錄,展現出其在有聲內容領域的強大潛力。

結語

總體來看,騰訊音樂的2025年一季度財報,既展現了在線音樂付費生態的階段性勝利,也暴露出用戶增長乏力、競爭維度升級的深層危機。

在版權壁壘逐漸消融的當下,其“付費提純”策略雖能短期支撐利潤,但月活持續流失、汽水音樂與本站雲音樂的夾擊,已爲長期增長敲響警鐘。

面對車載場景爭奪、AI技術軍備賽、長音頻內容擴容等新戰場,騰訊音樂需以更開放的生態思維重構護城河。

無論是通過收購喜馬拉雅補足內容短板,還是藉助AI與場景化運營重塑用戶價值,這場戰役的終局或將取決於平臺能否在“存量榨取”與“增量創造”間找到平衡。

音樂產業的競爭,正從“版權囤積”轉向“生態融合”,而騰訊音樂需要證明的,不僅是財務數據的韌性,更是定義下一代音樂消費形態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