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食品輸臺即起解禁、免雙證!姜至剛:和「臺灣有事」無關

食藥署強調是在確保國人食品安全,並依科學證據原則,接軌國際考量下,研議日本食品迴歸源頭管理與邊境管制。(食藥署提供/林周義臺北傳真)

日本福島核災事件後歷經14年,我國針對福島五縣食品輸入管制逐步放寬。衛福部食藥署今年8月29日預告,將福島5縣食品迴歸一般管理,意即全面取消邊境逐批查驗,也不需檢附「雙證」(產地證明、輻射檢測報告)。預告期10月底屆滿,食藥署今(21日)宣佈,即日起生效。近期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臺灣有事」論持續發酵,賴清德總統也吃壽司力挺日本,引發外界聯想,對此食藥署長姜至剛表示沒有關聯,10月28日就完成意見蒐集,至今已2個月。

食藥署8月底預告廢止「停止輸入查驗之日本食品品項別及其生產製造地區」,將福島5縣食品迴歸一般管理。姜至剛強調,此次的解禁是以科學爲基礎,2022年至今年11月共檢驗2萬4304件福島5縣食品,全數合格。而日本所有輸入食品,從2011年3月至今年11月,共檢驗27萬1484件,不合格率也是0。

食藥署指出,目前全世界對日本食品採取特定管制措施國家,僅剩中國(含香港、澳門)、俄羅斯及韓國。(食藥署提供/林周義臺北傳真)

自2011年起,我國對日本食品輻射邊境檢驗27萬餘批次,不合格率爲0。(食藥署提供/林周義臺北傳真)

食藥署指出,2011年起,我國對日本食品輻射邊境檢驗27萬餘批次,不合格率爲0,另依據科學數據,我國對日本食品之風險評估額外輻射暴露風險爲「可忽略」 。在確保國人食品安全,並依科學證據原則,接軌國際考量下,研議日本食品迴歸源頭管理與邊境管制。(本報資料照)

另依據科學數據,我國對日本食品風險評估額外輻射暴露風險爲「可忽略」 。姜至剛說,在確保國人食品安全,並依科學證據原則,接軌國際考量下,研議日本食品迴歸源頭管理與邊境管制。即日起,福島食品與其他國家食品管理一致,以風險分級爲基礎的抽驗機制把關。目前全世界對日本食品採取特定管制措施國家,僅剩中國(含香港、澳門)、俄羅斯及韓國。對於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告的限制流通品項,我國仍限制進口,相關規定不變。

對於近期「臺灣有事」論引發討論,加上賴清德總統吃壽司力挺日本,姜至剛被問及此次解禁的時間點,是否與這兩件事有關?他迴應「沒有啦」,10月28日就完成意見的蒐集,至今已2個月。

林口長庚醫院臨牀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臺灣過去進口的福島食品,都沒有超標,因此纔會放寬管制,迴歸一般商品的管理。未來的檢驗標準不變,銫-134與銫-137的總和限量,仍爲100貝克/公斤。

對於食藥署的開放,顏宗海表示同意,但他也特別提醒,銫-134半衰期僅2年,而銫-137半衰期則有30年之久。日本福島核災至今14年,食安政策是滾動式的,未來不論是日本、臺灣,檢出輻射超標,政策就要重新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