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總統昨啖日本海鮮、食藥署今解禁核食 姜至剛:無關臺灣有事
賴清德總統20日分享「今天的午餐是壽司還有味噌湯」,標註「有來自鹿兒島的𫚕魚和北海道的帆立貝」,展現臺日堅固的友誼。圖/取自賴總統X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稱「臺灣有事即日本有事」,引發中日關係緊張,中國大陸拒買日本海鮮,我國政要則力挺日本,外交部長林佳龍昨天鼓勵民衆多買日本產品,賴清德總統也秀出大啖日本海鮮照。衛福部食藥署今公告福島五縣核食管制全面解禁,未來比照一般食品查驗,署長姜至剛強調,本次調整基於科學實證,與「臺灣有事」相關風波並無關聯。
食藥署指出,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公開資訊顯示,日本政府已採取妥適監測及因應措施,並依監測結果滾動式更新其國內食品管制措施,有效管控食品供應鏈安全性,且我國自2011年開始,針對日本食品實施輻射檢驗,共檢查27萬批次,不合格率爲0;福島、茨城、櫪木、羣馬與千葉縣「福島五縣」截至今年11月,共檢驗2萬4304批次,結果也是全數合格。
不過,食藥署8月29日預告解除日本福島五縣食品需檢附產地、輻射檢測「雙證」規定,預告時間60日至10月28日止,卻時隔近1個月才正式公告,各界質疑時機敏感。姜至剛表示,作爲食安主管機關,以「行政一體」爲前提,一切法規修正持平依行政程序處理,預告2個月後,完備行政程序後,正式對外公告,且規定本於科學實證,與日中相關爭議無涉。
食藥署於草案預告期間,共收到6則意見,其中1則爲支持意見,「鼓勵衛福部適度調整措施,確保國內食品安全與國際接軌」,其餘5則是建議食藥署、衛福部務必科學爲基礎,讓民衆安心。姜至剛強調,目前輻射食品檢驗基準並無改變,只是把管制機制迴歸常檢測,食藥署在邊境對國人所有進口食品,均實施輻射抽驗,由智慧判讀系統,依風險分級把關。
姜至剛說,食藥署會持續實施邊境查驗,一旦抽驗過程中,發現輻射食品,將會對外公告,並依規定調升抽驗比率,這些都是輻射食品監測現行措施,不會因爲本次規定調整而有所改變。另,目前全世界對日本食品採取特定管制措施國家,僅剩中國大陸、俄羅斯及南韓,我國在食品管制制度上,基於風險評估,與國際間採「調和」模式,也就是相關規範應與國際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