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達揭亞洲投資三大策略

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下半年宜全球多元化投資組合及投資焦點

隨全球貿易環境波動加劇,亞洲市場正面臨新一輪關稅政策與產業鏈調整的挑戰。富達國際亞洲經濟學家劉培幹3日受訪時表示,針對亞洲投資配置與風險管理提出關鍵建議,強調分散佈局、產業鏈優勢以及政策受惠等三大關鍵策略將成爲下半年投資策略的主軸。

富達國際亞洲經濟學家劉培幹指出,由於亞洲多數經濟體以出口爲導向且深度參與全球供應鏈,美國近期推出的關稅政策對區域經濟造成顯著影響,並加劇亞洲市場表現分歧。出口敏感型經濟體如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及韓國,由於製造業與貿易爲經濟增長主要動力,對關稅上漲尤爲敏感。另內需導向型經濟體如印度、日本及菲律賓,可透過擴大內需緩解外部衝擊。

亞洲整體配置可以增加投資但需多元分散,目前投資亞洲應避免資金集中於單一國家或產業。關稅不確定性高的環境下,收益來源多元化的企業更具韌性,若美國進一步提高關稅,過度依賴美國市場的亞洲企業,尤其是出口佔比高的越南、馬來西亞、泰國等風險較高;而內需主導的日本、菲律賓和大陸消費市場相對穩健。

面對對等關稅政策的影響,大陸市場目前面對雙面刃,高關稅壓力是負面影響,尤其大陸政府的利多政策持續出籠,大陸既是生產基地也是消費市場,儘管面臨最高關稅稅率,但政策持續支持內需,風險主要來自產業鏈安全而非消費動能。因此,對於關稅影響最大的中小型出口商就應加速開拓拉美、非洲及中南亞等替代市場,降低對美需求依賴。

臺灣近期股市上漲,但跟美國展開對等關稅談判若不如市場預期低是否會引發修正疑慮?劉培幹認爲,臺灣正處於「關稅戰」與「AI驅動半導體需求」的拉鋸戰中,也就是風險、機會並存,兩者力道可能互相抵銷,導致不確定性大,但市場普遍對生產力推動新一波需求是樂觀的,然投資人需密切關注談判進展。

劉培幹表示,目前亞洲多國行業關稅尚未明朗,即使美國宣佈越南的關稅稅率,但暫未觸及具體行業稅率,此將影響到各產業的發展,應留意三項關鍵投資策略,一是多元佈局,不建議將資中於單一市場;二是產業鏈具優勢,如半導體、AI的產業;三是政策受惠,於內需刺激或關稅緩衝措施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