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金融市場為何處變不驚?因為根本不相信川普會落實新關稅

即便是已經達成的貿易協議,仍將可能進一步談判,而且大部分的協議都將是「架構式,而非貿易協定」。依照慣例,貿易協議達成後雙方要花18個月才完成簽署,且還要40到45個月纔會執行。路透

川普將7/9大限延後到8/1,或許之後再延到9/1。川普政府所訂的期限因影響嚴重而被各國「認真」對待,但又不能從字面上解讀,因爲川普可能不會真正執行。

未來三週(且可能更久)的情況可能如何?川普對日本及南韓的聲明中提到,如何改變「端賴我們與你們國家的關係而定」。這聽起來很嚇人,因爲日、韓是美國僅次於加拿大、墨西哥及歐盟的主要貿易伙伴,日、韓2024年佔美國進口產品的9%,佔美國出口的7%。

但金融市場卻未見恐慌。週一美股標普500指數原本就下跌,而在川普宣佈之後僅多跌0.2個百分點;韓股Kospi指數在週二開盤後兩小時反而上漲1.4%(收盤上漲1.81%),日經指數則上漲0.4%(收盤上漲0.26%)。市場未見動盪,完全合理。原因之一是新稅率將不會使兩國的有效稅率上升太多。

對日、韓的25%的新稅率,並不適用於汽車等已實施「產業」關稅的項目(汽車佔美國進口日、韓產品的比率均爲34%)。加上目前美國對電子及製藥類產品豁免對等關稅,因此對日、韓的整體有效稅率只從15.5%上升到16.6%。

市場爲何會對任何川普政府的聲明感到恐慌?即便是已經達成的貿易協議,仍將可能進一步談判,而且大部分的協議都將是「架構式,而非貿易協定」。依照慣例,貿易協議達成後雙方要花18個月才完成簽署,且還要40到45個月纔會執行。美、中稀土出口「協議」事實上只是降低衝突,川普政府並未宣佈協議細節,中方仍管制對美稀土出口。

目前這場關稅賽局仍處於初期階段。只有當美國與大型貿易伙伴達成協議,且相信協議能夠持久時,市場纔會認真對待,做出反應,而川普也會對市場反應有所反應。一旦新宣佈的關稅對市場造成持久的負面反應時,川普將會退縮;只有當市場相信特定協議能夠維持,纔會認真反應,而現在距離這種情況還遠得很。

美股與美債市場似乎已做成結論,即溫和的關稅(例如對所有貿易伙伴實施10%,對中國稅率較高,加上一些產業關稅)對美國經濟成長及企業獲利不會有太大影響;如果當真造成重大沖擊,則這些關稅將會軟化,而且市場根本無視川普的一再發出的高關稅威脅。於是真正重大的問題,在於如果市場不在意關稅,而且經濟持續強韌,使川普更有底氣來展現他的決心時,投資人將如何自處。

由於4月9日以來美國股市表現良好,且經濟與通膨數據也迄未充分顯現關稅造成的衝擊,因此川普政府是否會繼續加重關稅壓力?這是真正值得擔憂之事。

(作者Robert Armstrong是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