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延遲美怪獸關稅 爲何要小心
美國總統川普再度延遲各國的新關稅實施期限。(路透)
7月9日是美國總統川普所謂的「對等」關稅生效期限,先前這些關稅已延遲了3個月,好讓各國有時間達成貿易協議。然而,這些關稅的期限再度推遲爲8月1日,這爲企業帶來了更長時間的不確定性,但也爲美國的貿易伙伴提供了更多時間,好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以避免高關稅。
CNN新聞網9日分析指出,主流經濟學家可能會歡迎這結果。長期以來,他們一直不愛關稅政策,並能引用研究顯示,關稅會傷害實施國,傷害那些經濟體中的勞工和消費者。儘管他們也承認,自由貿易可能帶來問題,但高關稅鮮少被視爲解決方案。川普的關稅至今尚未顯著推高美國通膨、減緩經濟或影響就業增長。美國財長班森特(Scott Bessent)喜歡說,通膨是「不吠的狗」。但經濟學家主張,通膨和就業對關稅的反應將會有所延遲,到年底可能會開始變得嚴峻,目前的平靜只是暴風雨來襲前的假象。
關稅是對進口商品徵收的稅,而提高關稅最直接的影響,通常是推高生產者的成本和消費品的價格。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數據顯示,美國約一半的進口商品是所謂的「中間產品」,這些是用以製造美國最終產品的必需品。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經濟學教授歐文(Doug Irwin)在5月的「聊經濟」(EconTalk)播客中說:「只要看看波音(Boeing)飛機或在美、加製造的汽車……就知道它們的零件實際上是全球採購的。」當美國企業需要爲進口零件支付更多費用時,成本隨之上升。
同樣的,關稅也會提高美國進口商購買外國最終產品的成本。歐文說:「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必須將這些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因爲他們沒有足夠的資金來吸收10%、20%或30%的關稅。」
關稅上漲還可能因改變現狀,並增加未來進口稅的不確定性而損害經濟。有鑑於川普貿易政策的反覆無常,這種不確定性在今年格外嚴重。美國「獨立企業全國聯合會」(NFIB)的調查顯示,這種不確定性已影響美國企業的投資意願。4月時,打算未來6個月進行資本支出的小型企業比例降爲自2020年4月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以來的最低水準。NFIB說:「在主要不確定性因素(包括關稅)解決前,經濟將繼續蹣跚前行。在迷霧中很難掌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