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加劇!期貨市場多品種跌停,發生了什麼?

在美國“對等關稅”衝擊之下,市場擔憂全球經濟衰退,大宗商品遭遇重挫。

週一,能化期貨大幅下挫,原油、瀝青、橡膠等十多個品種一字跌停,貴金屬和有色金屬紛紛下跌,白銀、滬銅等亦受拖累。

分析人士稱,美國新關稅政策對全球經濟和消費的衝擊尚未結束,投資者需注意海外經濟衰退擔憂情緒對有色金屬、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

能化期貨劇烈波動

清明節過後,在國際油價大跌的背景下,國內能化期貨開盤大面積回調。截至收盤,原油、燃料油、LU燃油、瀝青、PTA、BR橡膠、橡膠、20號膠、短纖、瓶片、乙二醇、苯乙烯、對二甲苯等12個品種的主力合約跌停。

業內人士認爲,油價的大跌將導致化工品整體成本的坍塌,尤其是油品及芳烴相關品種受到的影響最大。其中,聚酯鏈和苯乙烯受美國加徵關稅影響,下游紡織服裝出口需求和家電出口需求進一步受到抑制,再疊加成本端原油價格坍塌,週一跌停在預料之中;煤化工和鹽化工板塊受關稅政策衝擊相對較弱,比如甲醇等品種雖然在週一早盤遭遇重挫,但隨後便快速反彈。

在美國關稅政策的衝擊下,市場擔心全球經濟衰退以及商品需求的下滑,國際油價連續大跌。上週四、上週五國際油價分別重挫5.8%和6.7%,週一下挫超4%。截至記者發稿時,國際油價已跌破60美元/桶大關。不僅如此,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決定推進增產計劃,進一步對油價形成了下行壓力。

上週日,高盛下調2026年布倫特原油期貨和西德克薩斯中質油(WTI)期貨的年度均價預測,稱全球經濟衰退風險進一步加大,且OPEC供應的增長可能超過該行此前的假設。“我們現在對2026年布倫特原油和WTI原油的年度均價預測分別爲58美元和55美元,較上週五的預測下調4美元~5美元。”

黃金凸顯避險韌性

由於美國超預期關稅帶來的悲觀情緒發酵,海外貴金屬市場波動較大。其中,COMEX(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白銀期貨上週四及上週五累計跌超11%,COMEX黃金亦小幅回落超3%。4月7日,滬銀一度開盤跌停,跌幅爲10%,隨後打開跌停,收盤跌幅爲9%;滬金也遭遇投資者獲利了結引發拋售,一度跌5%,不過收盤跌幅收窄至2.85%。

金瑞期貨研究員吳梓傑表示,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及其潛在的市場衝擊,是今年以來黃金價格上漲的主要驅動因素之一。如今,關稅政策已經落地,且黃金處於歷史高位,這種情況可能會促使部分投機多頭獲利了結,也就是所謂的“賣現實”,進而構成一定的技術性拋壓。

美國出臺的“對等關稅”政策超出預期,這給海外市場帶來了明顯的衰退恐慌情緒。在此情形下,貴金屬市場可能會受到流動性衝擊,而這也正是近幾天黃金價格下跌的最主要原因。相比之下,由於白銀帶有工業屬性,其價格波動所受到的影響會比黃金更大。

“短期黃金價格仍可能出現一定的回調,但由於黃金存在較強的實物需求,包括各國央行購金,民間避險需求,以及中國險資的買入需求,預計底部的支撐仍較堅實,在不出現極端市場衝擊的情況下,回調幅度不會太深。作爲避險資產,黃金仍有較好的配置價值。”吳梓傑說。

國泰君安期貨認爲,無論是流動性擠兌對黃金造成的利空,還是美國經濟動能現實偏強給黃金帶來的不利影響,都只是暫時的。黃金依舊是各類資產中的 “避險王者”,在後續的市場表現中,依舊具備繼續上探新高的動能。

國際投行發出警報

銅是工業生產的基礎材料,通常被稱作“銅博士”,被視爲全球經濟健康狀況的晴雨表。受市場情緒影響,滬銅週一跌停,國際銅也跌停。此外,滬鎳和滬錫分別下挫7.51%、8.57%,滬鋁跌3.67%。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宣佈超預期關稅政策後,多家國際投行發出關於美國經濟衰退的警報。

摩根大通在最新的報告中指出,這可能會導致美國乃至全球經濟在2025年陷入衰退,將全球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從40%上調至60%。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布魯斯·卡斯曼稱,這些關稅是自1968年以來美國對家庭和企業施加的最大幅度增稅,並警告稱其後果可能是深遠的。

高盛也修訂了其展望,將2025年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從20%上調至35%,理由是受美國新政策的衝擊。

分析人士表示,短期內美國政策利空或基本出盡,但是新關稅政策對全球經濟和消費的衝擊並未結束,需注意海外經濟衰退擔憂情緒對有色金屬、原油等大宗商品的拖累。

責編:劉珺宇

校對:廖勝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