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節草堂鎮:“連心夜會” 巧解果農 “爭水結”

夏日的晚風拂過奉節縣草堂鎮歐營村的臍橙園,葉片舒展的綠意中,果農們正忙着給果樹澆水。誰能想到,幾天前這裡還因“爭水”劍拔弩張——持續高溫乾旱讓果園面臨絕收風險,上游果農私架水泵搶水,下游農戶心急如焚,一場羣體性糾紛一觸即發。

轉機,始於一場場接地氣的“連心夜會”。

歐營村8組的臍橙園,是30戶果農的“命根子”。入夏以來,持續高溫少雨讓果樹葉片捲曲、枯枝頻現,灌溉用水成了“救命水”。可2019年修建的提灌工程因管護缺位水量銳減,4戶果農爲保自家果園私架水泵,下游農戶的水管徹底成了“擺設”。

“再搶下去,果子全完了!”縣人大代表劉修權在村裡開展“雙百助推”活動時,被一羣紅着眼圈的果農圍住。果農老王攥着他的胳膊,草帽摔在地上:“上游管子密密麻麻,我們一滴水都抽不上,這日子沒法過了!”現場爭吵聲、指責聲此起彼伏,有人甚至揚言要砸設備,矛盾一觸即發。

“不能讓鄉親們的‘錢袋子’打水漂!”劉修權當即決定,用“連心夜會”打開僵局。當晚,他請來了6名德高望重的老黨員、6名善於溝通的教師和2位經驗豐富的老村主任,自掏腰包買了礦泉水和瓜子,把大夥請到曬穀場。

“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抱成團!”老村主任李伯高敲着茶杯開了腔,“都是靠果園吃飯,爭水只會兩敗俱傷。”老黨員蔡仁興接過話頭:“低頭不見擡頭見的,哪有解不開的結?得一起想辦法把水的問題解決了!”

昏黃的路燈下,蟬鳴伴着討論聲。連續4個夜晚,縣、鎮人大代表逐戶聽訴求、梳焦點,引導大家從“各顧各”轉向“共進退”。你一言我一語中,“集體管水、有償使用”的方案逐漸清晰。

“推選專職管水員,用水1.8元一方,費用專款管護,集體買新水泵由合作社調度!”當《歐營村8組集體用水管護協議》擬出時,30戶果農一致點頭。吳康成、王洪國被推選爲管水員,大夥當場簽字畫押,曾經劍拔弩張的氣氛,變成了握手言和的歡笑。

連日來,果農們忙着清淤水池、維護管道,驕陽下汗水溼透衣衫,臉上卻笑意盈盈。“沒想到‘連心夜會’真能成事!”看着水流進乾涸的果園,老王笑得合不攏嘴。如今,捲曲的葉片漸漸舒展,果園重煥生機。

“這哪是調解會?是給民心‘澆水’哩!”劉修權望着鬱鬱蔥蔥的果樹,感慨不已。

從“爭水結”到“同心結”,歐營村的轉變,正是草堂鎮人大踐行“有事好商量”基層治理理念的生動註腳。如今,“連心夜會”的經驗正在周邊鎮村推廣,用真心換民心,以實幹聚合力,讓基層治理的智慧在田間地頭開花結果。(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