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病毒疑源自越南 他狠酸:政府忙抗中、防錯邊
國內爆發首例非洲豬瘟,農業部公告全面禁止廚餘養豬。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臺灣出現疑似非洲豬瘟案例,農業部與專家指出,經基因鑑定,病毒可能來自「越南第一型、第二型重組病毒株」。醫師、評論家沈政男分析,這顯示病毒來源並非中國大陸,而是越南,然而部分綠營人士將疫情政治化、忽略防疫重點。
沈政男指出,非洲豬瘟共有二十多種基因型,中國與越南原本都屬第二型,但近年陸續出現結合第一型與第二型的「重組病毒株」,這類病毒DNA混入外來片段,毒性更強、傳播力更高。越南去年出現重組病毒後疫情難以控制,如今臺灣發現相似病毒株,推測可能與越南相關。
「既然病毒出現在梧棲,也可能與船運走私有關。」沈政男指出,若病毒基因與越南重組型相近,來源就不太可能是中國。他批評綠營有人把疫情歸咎於「中國月餅」或「中國來的病毒」,是「爲了抗中保臺而硬扯」,缺乏科學依據。
對於有綠營人士指藍白陣營刪減非洲豬瘟防疫宣傳預算,沈政男質疑,宣導有宣導給越南走私船看嗎?他認爲,真正的問題在於長期存在的走私肉品市場,而非國內宣導不足。
沈政男表示,臺灣過去也有越南豬肉走私,當地疫情曾一度受控,未造成影響,如今越南出現毒性更強的重組病毒株,纔可能經由走私肉品傳入臺灣。他強調,若要釐清疫情傳播鏈,必須調查走私來源與消費通路。
對於外界討論是否與移工族羣有關,沈政男表示,不願針對越南移工做標籤化指控,但若確認病毒源自越南,就應提出對應防疫策略。他說,臺灣社會對非法移工與走私議題長期忽視,如今恐怕正付出代價。
此外,針對賴清德總統過去提到「廚餘若不餵豬,病毒會四處流竄」的說法,沈政男直言沒有科學根據。他指出,不禁廚餘餵豬是基於環保考量,而非防疫策略問題,即使全面禁用廚餘,也無法阻擋重組病毒株擴散。
沈政男批評,政府防疫過度強調邊境查驗與宣導,「整天在機場翻行李的意義何在?」他認爲,非洲豬瘟疫情爆發以來,亞洲各國幾乎無法有效控制,重點應放在「境內圍堵」而非「國門防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