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吹起「人民幣風」?衣索比亞擬將美元貸款換人民幣

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衣索比亞央行行長:希望將部分美元貸款轉換成人民幣,中國是重要合作伙伴。(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據觀察者網引述美國彭博社10月20日報導,衣索比亞央行行長伊尤布·特卡里恩(Eyob Tekalign)17日在美國參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年會時表示,衣索比亞正在與中方談判,希望將部分以美元計價的貸款轉換爲人民幣貸款。

特卡里恩說,他上個月訪問了中國,與中方討論了轉換貸款的問題。他透露:「這可以節省開支。我們對這次討論非常熱情,但談判還處於早期階段。我們的對話並不容易,但我不認爲陷入了僵局,我認爲取得了進展。我非常樂觀。我認爲,等我們下次啓動談判時,應該能夠達成協議。」

衣索比亞於2023年債務違約,一直在與債權人進行談判,以重組約150億美元的債務。根據IMF的數據,衣索比亞欠中國53.8億美元,特卡里恩沒有透露該國尋求轉換多少債務。

特卡里恩表示:「中國現在是我們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貿易和投資規模都在不斷增長。因此,安排某種貨幣互換機制很有意義,同時也要考慮轉換債務。所以,這確實是在推進中的事情——我們已經正式提出申請,並在推動落實。」

據中國財政部網站消息,9月24日,中國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在北京會見特卡里恩,雙方就中埃塞財金合作、債務處理等問題交換了意見。

廖岷表示,中國財政部高度重視同埃塞方合作,願繼續深化雙方財金領域交流,爲中埃塞全天候戰略伙伴關係不斷髮展作出積極貢獻。中方將繼續加強同各方溝通合作,攜手幫助埃塞應對債務問題,支持埃塞實現可持續發展。

特卡里恩表示,埃塞方感謝中方長期以來對埃塞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的寶貴幫助,及在基礎設施、債務處理等方面給予的有力支持。埃塞方期待同中方繼續保持密切交往,深化雙方在財金等領域務實合作。

如今,越來越多的非洲國家開始考慮將以美元計價的中國貸款轉換爲人民幣貸款。當地時間10月7日,肯亞財政和經濟計劃部部長約翰·姆巴迪(John Mbadi)表示,肯亞已經將中國三筆以美元計價的鐵路貸款轉換爲人民幣貸款,每年可以節省約2.15億美元。

姆巴迪曾指出,由於中國利率低於美國,轉換貸款可以爲肯亞節省一筆資金,延長還款期限也能釋放急需的財政空間。

尚比亞財政部長西通貝科·穆索科圖瓦內(Situmbeko Musokotwane)上週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尚比亞正在「敏銳地關注」肯亞的相關協議。

南非央行行長萊塞特亞·卡尼亞戈(Lesetja Kganyago)10月16日表示,將現有的美元貸款轉換爲利率較低的人民幣貸款,「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大戰略的一環」。

彭博社指出,更多國家把以美元計價的中國貸款轉換爲人民幣貸款,將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雖然美元債務市場依然佔據主導地位,但隨着人民幣在全球貿易融資中的使用率增長,以及美國不穩定的貿易政策加劇投資者對美元的質疑,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正在穩步提高。

睿納新國際諮詢公司的政策分析師奧維格韋·埃格古(Ovigwe Eguegu)對香港《南華早報》表示,去美元化的趨勢正在推動新的人民幣計價生態系統,人民幣生態系統爲非洲國家提供了金融多元化和降低美元風險的機會,同時也加深了非洲與中國的聯繫。

埃格古認爲,在肯亞完成貸款轉換後,可能有更多國家效仿,「不僅涉及舊貸款,也涉及新貸款,而且會發生在中國和其他非洲國家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