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人民幣貸款新增12.92萬億元
昨天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2025年上半年貨幣信貸政策執行及金融統計數據情況。中國人民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上半年,人民幣各項貸款新增12.92萬億元,顯示金融體系對實體經濟信貸支持保持較高水平。
“從上半年的金融數據看,貨幣政策支持實體經濟的效果比較明顯。”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鄒瀾表示,6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8.9%,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8.3%,人民幣貸款同比增長7.1%。同時,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低位下行。1-6月,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大約爲3.3%,比上年同期低約45個基點,新發放的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約3.1%,比上年同期低約60個基點。信貸結構也持續優化。
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閆先東進一步介紹,今年上半年,信貸呈現“總量增長、結構優化”的特徵。分借款主體看,企(事)事業單位貸款是信貸增長的主體,企(事)事業單位貸款增加11.57萬億元,佔全部新增貸款的89.5%,佔比較上年同期提高了6.6個百分點。住戶貸款增加1.17萬億元,其中,經營性貸款增加9239億元,體現了金融機構持續加強對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生產經營活動的支持力度。
從行業投向看,貸款行業結構持續優化。新增貸款主要投向製造業、基礎設施業等重點領域。6月末,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同比增長8.7%,上半年增加9207億元;基礎設施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同比增長7.4%,上半年增加2.18萬億元。
鄒瀾表示,下階段,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密切關注評估前期已實施政策的傳導情況和實際效果,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和節奏,更好地推動擴大國內需求、穩定社會預期、激發市場活力,支持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任務。
文/本報記者董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