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銀金融行業觀察:保險業資金運用餘額突破33萬億;監管從嚴打擊證券違法犯罪

近期,非銀金融板塊呈現分化走勢。2025年02月17日至02月21日,證券行業微漲0.65%,保險行業下跌1.06%,多元金融跌幅達1.69%,整體非銀金融板塊上漲0.02%,跑輸同期滬深300指數1.00%的漲幅。行業焦點集中於保險資金運用規模創新高及證券市場監管力度加強兩大領域。

保險業:資金配置優化,綜合收益率顯著提升

資金規模持續擴容

截至2024年末,保險行業資金運用餘額達33.26萬億元,同比增長15.1%,環比Q3末增長3.4%。其中,人身險公司資金餘額佔比近九成,達29.95萬億元;財產險公司資金餘額爲2.22萬億元,同比增長9.71%。資產配置方面,人身險公司債券持倉佔比提升至50.3%(較年初+4.3pct),股票持倉保持7.6%的穩定水平,而基金配置比例較Q3末下降0.5pct至4.9%。

投資收益表現穩健

2024年保險行業年化財務投資收益率爲3.43%,同比提升約1.2個百分點;綜合投資收益率達7.21%,反映資本市場回暖帶來的浮盈貢獻。人身險公司綜合收益率更高,爲7.45%,遠超財產險公司的5.51%。

順週期屬性強化行業韌性

保險業經營與宏觀經濟週期高度相關,隨着經濟復甦預期增強,負債端保費收入與投資端收益均有改善空間。當前保險板塊估值(0.54-0.84倍2024EP/EV)處於歷史低位,長期健康險與養老險需求增長將進一步支撐行業估值修復。

證券業:交易量攀升,監管強化市場秩序

市場活躍度顯著提升

2025年2月日均股基交易額達1975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82.56%,環比提升45.20%。兩融餘額同步增長至18795億元,同比上升30.37%;IPO發行節奏趨緩,2月僅2家企業募資9.42億元。

從嚴監管常態化

證監會與最高檢聯合會議強調“零容忍”打擊證券違法。證監會副主席李明提出四大舉措:一是嚴懲已發違法行爲,震懾潛在風險;二是整治“公衆公司不公”“私募不私”等亂象;三是強化投資者保護視角的“價值判斷”;四是重點打擊財務造假與操縱市場行爲。

行業估值修復空間顯現

截至2025年2月21日,券商行業(剔除東方財富)平均估值爲1.6倍2024EP/B。寬鬆政策環境與市場回暖預期下,經紀、投行及資本中介業務有望同步受益,行業長期發展邏輯清晰。

(完)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觀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