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校大苦主 代理老師自嘲免洗筷

在廢校議題中,代理老師常以「免洗筷」自嘲。(謝佳潾攝)

在廢校議題中,代理老師是另一焦點,不同於正式老師有保障可到其他學校繼續任教,他們是即使有教師證也要回家吃自己,因此常以「免洗筷」自嘲,想到就用、用完就丟,在這波廢校衝擊下又要承受多少不公平對待。

廢校後,校長、正式老師依規定會接受安排至其他學校繼續任教,但代理老師就得面臨失業窘境,他們無奈嘆道,「難道我們對學校沒有付出嗎?爲什麼沒人看到我們的貢獻?」

屏東一名代理老師指出,代理師一定是學校兼行政職最多的人,因爲「害怕不被續聘」,所以即使工作量再多、再不合理,咬牙也要接下來,但換來的卻是工作權益毫無保障,若遇廢校,根本沒人管他們的死活,像「免洗筷」一樣用完了就丟。

他苦笑道,「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小校纔會廢校,而會到小校當代理老師的不是沒人脈、就是新鮮人,換言之,若不幸遇到學校被廢,即使有幸再找到學校,有可能又是另一所待廢小校。

他說,有人是抱着理想到偏鄉服務,但這其實更諷刺,衆所皆知偏鄉小學就是沒人想去,好不容易有代理老師願意前往,最後卻被告知「學校要收了,你可以走了」,那種心理衝擊多殘忍。

澎湖縣在這波並校行動中,並未激起地方太多反彈,主要是澎縣府早於上年度即與學校、教師及家長舉辦數場說明會、協調會,年初開公聽會傾聽蒐集地方聲音。澎縣府教育處長林長安指出,校長與教師之後的工作去向,目前都在協調中,學生會在原校就讀至畢業,原校區將成立校史室及校友聯誼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