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核在即 葛如鈞警告:能源安全就是國防安全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提案,要求針對國防預算進行專案報告。國民黨立委葛如鈞表示,國防安全攸關國家存亡,是全民共識的重要課題。能源安全在國防戰略中,具一定重要性。圖/葛如鈞辦公室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提案,要求針對國防軍備預算提高進行專案報告。國民黨立委葛如鈞表示,國防安全攸關國家存亡,是全民共識的重要課題。國民黨始終堅定支持國防建設,致力於確保臺灣具備因應各種威脅與威嚇的能力。國防的定義與實踐必須與時俱進,不能侷限於傳統思維,而應積極擁抱新興科技,提升國家的整體韌性與競爭力。
國民黨團今提案,鑑於近日美國總統川普提名的準國防部次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就有關防衛臺灣問題,表示臺灣的國防預算應該接近GDP的10%。國防軍備預算如佔GDP10%大約2.6兆元,幾乎是我國中央政府一年的歲出,是否會對我國財政造成重大沖擊併產生排擠效應?對我國整體施政可能造成什麼影響?國防安全能確實獲得保障嗎?種種問題均攸關重大,賴清德政府應清楚向國人交代。國防軍備預算提高爲GDP 10%茲事體大,國人憂心國防預算提高甚至危及國安,爰此,建請院會作成決議:「儘速邀請行政院院長率同國防部部長及相關部會首長就『國防軍備預算提高爲GDP 10%對我國可能造成之影響』乙案進行專案報告,以安民心並釋羣疑。」
葛如鈞身爲立法院臺美國會聯誼會副會長、先進科技交流協會會長,他以經驗指出,在多次與美方交流中,已深刻體認現代國防的涵蓋範圍,遠超過傳統武裝力量。從海防、海巡,到半導體、人工智慧、無人機、人型機器人、量子電腦及區塊鏈科技等,都是當代維護國安的重要關鍵。這些不僅是科技發展的前沿,更是增進國家安全提升國防韌性的重要元素,國防預算的應用,應將新興科技納入,作爲國防安全的擴大解釋。
葛如鈞提到能源安全在國防戰略中的重要性。他引用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所言「核綠可以共存,一年將『替臺灣省下 N 個數千億』」;美國多次表示,可以支持臺灣新核能或核廢料的技術處理。
葛如鈞建議,或許可考慮與美方討論能源合作時,納入國安與國防預算的擴大解釋。呼籲重視核能作爲穩定電力供應的選項,認爲這有助於降低對外部能源的依賴、強化國家在極端情境下的自持能力。
葛如鈞表達對執政黨作法的憂慮。他指出,至今行政院尚未針對國防預算應提升至GDP的5%、7%甚至10%提出具體方案,仍將焦點侷限在傳統的國安和國防思維,更在特別條例中規畫以限制性招標方式進行重大國土安全項目,令人質疑其透明度與效益。國防安全是一個動態演進的領域,不擁抱科技,就難以應對日益複雜的威脅。金融也可能成爲武器,數位金融更須被納入國安思維。唯有全方位強化國防概念,臺灣才能真正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