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能源安全應重啟核電? 臺電:能源選擇應是複選題

臺電表示,能源選擇是複選題。 聯合報系資料照

針對2日國民黨召開記者會主張,爲保障能源安全應重啓核電,臺電表示,「能源選擇應是複選題」,臺電配合政策持續推動太陽光電、風力、地熱等各類多元分散的再生能源,並透過新增建設及調度手段提升燃料儲備,同時加速執行「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劃」,確保穩定供電及淨零轉型。

臺電並強調,上述建設全都需要投資,但臺電近三年已吸收俄烏戰爭造成的電價成本價差達6,000億元,臺電感謝各界關心能源安全,也盼各界支持政府預算補貼,以利臺電持續投資電力韌性。

臺電表示,能源選擇是複選題,部分主張將核能當作萬靈丹,視爲解決發電成本、空污、能源安全...等議題的唯一解,卻反對、批評其餘所有能源選項,又忽略電網和電源同樣重要,是對能源安全及電力韌性的一大誤解。臺電已多次說明,核能在我國發電佔比有限,非臺電近年虧損主因;近年發電空污排放的減少是以氣代煤的成果,反而空污排放高峰的2011年仍有核一、核二、核三運轉中;在安全層面上,核能雖有燃料儲備的優勢,但也需考量地震危害等核安風險。

臺電強調,各種能源選項均各有優、缺點,務實面對這些優、缺點纔是負責任的作法,核能使用需要滿足核能安全、核廢處置及社會共識的三大前提,例如核一和核二室外幹貯遭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擔任市長時的新北市政府長期卡關,反而導致核二1號機無法更換燃料棒、被迫提早停機除役,也無法依照部分人士所主張的重啓延役;另高、低階核廢料處置選址、地質調查及地方公投等,也仍面臨推動困境;且在野黨主張的延役,在國際上也都要經過安全評估、強化、審查等程序。

臺電表示,上述這些問題都不是將核能視爲萬靈丹的喊話就能解決,能源安全議題也是如此,期盼各界務實面對、共同支持臺電財務健全、持續投資電力建設才能強化電力韌性。